延庆卫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延庆卫在“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本名隆庆卫,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隆庆初,改今名。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废。
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隆庆卫置,治怀来城(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省。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延庆卫在“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本名隆庆卫,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隆庆初,改今名。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废。
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隆庆卫置,治怀来城(即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省。
亦作建宁驿。明洪武中置,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建林乡。《方舆纪要》 卷71潼川州 “皇华驿” 条下: “州西六十里有建马 (宁) 驿。”
在今湖北黄州市区南长江滨。北宋苏轼《与朱康叔尺牍》: “已迁居江上临皋亭,甚清旷,风晨月夕,杖履野步,酌江水饮之。” 南宋陆游《入蜀记》: “泊临皋亭,东坡先生所尝寓,与秦少游书所谓门外数步即大江是也
即塔里寒。今阿富汗西北迈马纳西南。《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塔里干”。
西晋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魏改名安陵县。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北魏改名安陵县。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为汉晋时践别之所。《后汉书·杨震传》:延光三年(124),“震行至城西夕阳亭”。又《种劭传》:中平末,董卓率军入京师,至河南,种劭奉诏止之,“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李贤注:“夕阳亭
亦称老羌、老掐、罗车、罗刹、逻车、罗禅。即沙皇俄国。清康熙 《平定罗刹方略》 卷1:“罗刹者,鄂罗斯国人也。鄂罗斯僻处西北绝域,自古不通中国。其人率皆犷悍贪鄙,冥顽无知。所属有居界上者,与黑龙江诸处密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四十里大关镇。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六灶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北六灶镇在“邑西北二十四里”。在上海市南汇区北部。面积31.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六灶,人口2500。因原为六灶汛地,故名。明成集市。清
北宋庆历八年 (1048) 置,属德顺军。即今甘肃庄浪县东北通边乡。金升为通边县。
元置,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北。后废。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西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