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邛水
一名思印江。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印江河。《方舆纪要》 卷122印江县: 思印江“源出朗溪司北,流入水德江”。《清史稿·地理志》印江县: “思邛江自松桃入,折北流,合一小水入安化 (今思南),注乌江。”
一名思印江。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印江河。《方舆纪要》 卷122印江县: 思印江“源出朗溪司北,流入水德江”。《清史稿·地理志》印江县: “思邛江自松桃入,折北流,合一小水入安化 (今思南),注乌江。”
在今江西彭泽县北。《方舆纪要》 卷85彭泽县“峨眉洲” 条下: “县北有雁来洲,明初安庆赵双刀夜泊,得陈友谅雁伪书,因而误斩于此。”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查村堰 “在县西南一百余里。受狮龙山泉及北山西岩诸溪水,灌田千三百余亩。明洪武初,知府赵安劄浚淤浅,撤曲防,分上、中、下三段,以次灌溉”。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后废。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部乌拉盖郭勒的支流色也勒吉郭勒(舍野日机河)。《元史·太祖纪》:“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圣武亲征录》:铁木真“止军于阿兰塞,移辎重于
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7禹州:小韩城“战国韩哀侯所筑”。《清一统志·开封府二》:小韩城,“《旧志》:小韩城在州西北十三里。韩哀侯所筑,今名韩城”。
又名布拉木达克喇。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作“补仁”。藏语意为“独毛”,以当地地形得名。
古地名。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库腊加特河上游一带。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突厥可
在今四川奉节县城内。《方舆胜览》卷57夔州:江月亭“在戎铃司。王龟龄诗:长江何处水,明月九州天。月与江无约,相逢是偶然”。明正德《夔州府志》卷7:江月亭“在府治内。王十明有诗”。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唐兴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以山得名。后唐同光初复名唐兴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又改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复改天台县。元属台州路。明、清属台州府。民国初属
又名东京城,为唐渤海国都。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因城濒忽汗河 (今牡丹江) 而得名。《辽史·太祖纪》: 天显元年 (926) 正月丙寅,“是夜围忽汗城。……辛未,諲譔素服,槀索牵羊,率僚属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