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感通寺

感通寺

在云南大理寺北二十里点苍山麓。明代至今称感通寺。明 《寰宇通志》 卷111: 感通寺 “在点苍山。旧名荡山寺,又名上山寺。有二礼拜石,上有手足痕”。《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威通寺 “在点苍山四峰之半,旧名荡山,又名上山,中有三十六院”。


猜你喜欢

  • 大泊湖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太泊湖。《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大泊湖“通东流之香口镇,支流为天井、沈湾诸小湖。中有鹤山,双峰耸峙,脉接浩山。湖西有船山,以山如船形也。湖东曰白干山,山皆白石”。《清一统志·九江府

  • 邦水河

    一名剑河。在今贵州都匀市西。《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邦水河“自邦水司流入,南流为都匀河”。

  • 施南宣抚司

    元至正十七年 (1357),明玉珍改施南道宣慰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明初复为宣慰司。永乐三年 (1405) 改为长官司。四年 (1406) 又为宣抚司,属施州卫。治所在今宣思县西椒园

  • 平盖山

    ①在今四川南溪县西。《新唐书·地理志》:南溪县有“平盖山”。《舆地纪胜》卷163叙州:平盖山“在南溪县西十五里。分二山九陇,惟平盖一山特出众山之上,山顶圆而平,故曰平盖山。一名牛心山。一名玛瑙珑。汉解

  • 岐阳县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元和志》卷2:“以在岐山之南, 因名。”二十一年(647)废。永徽五年(654)复置, 至德后属凤翔府,元和三年(808)废。古县

  • 莽山

    在今湖南宜章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2宜章县: 莽山在 “县西南百里,接广东韶州府及连州界,延袤六十里。有九十九峰,山形如寒芦在宿莽,因名。宋乾道元年,宜章盗李金作乱,刘珙帅湖南,遣兵讨之,追破之于

  • 云台峰

    即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之北峰。清光绪《华岳志》卷1引范守已记曰:云台峰“在岳东北。其山两峰峥嵘,四面悬绝,上冠云景,下通地脉,嶷然独秀,有若云台”。在陕西省华阴市区南。华山北峰。海拔 1614.7 米。

  • 白登堡

    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南二十里大白登镇。《清一统志·大同府》:白登堡“在阳高县南三十里。明永乐中筑,周二里有奇,高三丈,濠深一丈五尺。或云即白登故城”。在今山西省阳高县南。明永乐中筑,周二里有奇,高三丈。

  • 苏仙市

    即今河南商城县东四十里苏仙石乡。《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大苏山在“县东四十里。下有苏仙市”。即此。

  • 旧州汛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清有隆林营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