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兵山
在今安徽黟县北十五里。《寰宇记》 卷104黟县: 戢兵山 “旧名石鼓山。唐天宝中,改为戢兵。在县城北。《邑图》 云: 有石如鼓。有石人、石驴”。
在今安徽黟县北十五里。《寰宇记》 卷104黟县: 戢兵山 “旧名石鼓山。唐天宝中,改为戢兵。在县城北。《邑图》 云: 有石如鼓。有石人、石驴”。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明置巡司于此。(1)在山东省龙口市中部。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江,人口 4000。明成化年间,江姓兄弟迁来居住,取名江哥庄;后演变为江格庄。清末,
即古蓝水。今河北玉田县西兰泉河。《清一统志·遵化直隶州一》: 采亭桥河 “源出三乐台山,西流会螺山寺泉,又西南入宝坻县蓟运河。其水清冽,而泥蓝于靛,亦名蓝水”。
亦作梁甫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西连徂徕山。《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 (前219) 始皇东巡,“禅梁父”。《后汉书· 光武纪》:中元元年 (56) “禅于梁父”。皆在此。后世统称徂徕山,而另
即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六十五里井家山。《魏书·世祖纪》:北魏太延五年(439),“蠕蠕犯塞,遂至七介山,京师大骇”。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南。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柔然敕连可汗闻魏伐姑臧,乘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石经山。《寰宇记》卷70范阳县:“白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清雍正《畿辅通志》卷17引《隋图经》:“智泉寺僧静琬见白带山有石室,遂发心书经十二部,刊石为碑。”即此。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水经·河水注》: 沃水 “径参合县南,魏因参合陉以即名也。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陉在县之西北,即 《燕书》 所谓太子宝自河还师参合,三军奔溃,即是处
元至元中置, 属威楚路。 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明改置嘉县。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二十八里,为孤山口入上方山必经之地。民国《房山县志》卷3引魏必复《天开中院碑阴记》:“至元十年应公禅师始来住持……建中院寺于南沙河。”村因寺名。后分为上、下中院村。
清康熙四十一年 (1702) 置绰斯甲布安抚司,乾隆四十一年 (1776) 升为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观音桥绰斯甲土司官寨。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