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七里龙坪乡七里桥村,芷江机场口的南端。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21日, 国民政府派遣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副参谋长冷欣等,与日本侵华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之代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在此举行了受降会谈。1946年2月在会谈地修建了“受降纪念坊”。为四柱三拱门楼式砖石建筑,高8.5米,宽10.64米,柱体厚1.16米。中拱门上有横额“受降纪念坊”。坊正面和背面刻有当时军政要员题词。


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3.5千米垅坪乡七里桥村内、芷江机场口南端。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国民政府的代表与侵华日军的代表在芷江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的受降会谈。次年2月在会谈地修建“受降纪念坊”以资纪念。坊建于公路一侧,依山濒水,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门楼式砖石建筑,高8.5米,宽10.64米,柱体厚1.16米。正面中间领额为“震古烁今”四字,其下为“受降纪念坊”五字,东门额题“布昭神武”,西门额题“武德长昭”,中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联:“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后面正中首额“万古流芳”,下嵌铭文,略述日本侵略军投降之梗概。坊后依山处,有木平房五间,按原貌复现当年受降会谈场景,室内陈列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和珍贵实物。


猜你喜欢

  • 神川

    即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腊普河,北流转东汇入金沙江。“腊普” 又作 “喇普”,藏语意即神川。《新唐书·南诏传》: “牟寻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

  • 蛎山

    在今江苏灌云县境。《寰宇记》 卷22海州朐山县: “蛎山在县东南二百里。其山在海中,四面平坦,潮上半没,潮落方见,故其上多蛎,即螺蚌之类也。” 《方舆纪要》 卷22以为蛎山在 (海) “州东南百里海中

  • 底庙镇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

  • 洛阳郡

    东魏天平中改河南尹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开皇初废。东魏天平中改河南尹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辖境同河南尹。隋开皇初废。

  • 渑池水

    一名西渡水。在今河南宜阳县西。《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宜阳县: “在黾池有铁官也。”《水经·洛水注》: 熊耳山 “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渑池矣。又东南径宜阳故城西,谓之西度水,又东南

  • 皂洼勒

    即今新疆墨玉县西南扎瓦乡。《清一统志·和阗》:皂洼勒台“又名哈喇哈什台,和阗底台西七十里”。

  • 仙茅山

    在今福建罗源县东北十里。明王应山《闽都记》卷32罗源县:仙茅山“在徐公里。两山相连,曰大茅、小茅。大而高峻,嘉树繁茂。相传徐登尝采茅根于此”,故名。

  • 注人

    一名注。战国韩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十五里汝水北岸。《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元年 (前265),齐田单 “攻韩注人,拔之”。即此。

  • 剑南东川

    简称东川。唐方镇名。至德二年 (757)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区置,治所在梓州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多有变动,主要领有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合十二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

  • 偏桥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明史·地理志》 镇远府镇远县: “又西有偏桥,偏桥卫在焉。” 《方舆纪要》卷122偏桥长官司: 偏桥 “在司东十里。左倚高崖,右临溪水,断石架木,以通往来”。集镇名。在陕西省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