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阳县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
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复置,仍属上洛郡。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洛南县。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
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复置,仍属上洛郡。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洛南县。
明改百尺镇置,属太和县。即今安徽太和县东北四十六里原墙镇。
①即今江西信丰县南八十里小江镇。明嘉靖《赣州府志》卷5:信丰县有小江市。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信丰县南有小江墟。②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二十五里小港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丰城县东北有小港口
即今湖北应城市东南四十里长江埠街道办事处。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辽宁兴城市东南十五里海中。《金史·地理志》: 兴城县有桃花岛。《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桃花岛 “在宁远卫东一十五里。滨孩,每岁海舟漕运皆泊于此”。舟山群岛属岛。相传秦安期生“尝以醉墨洒于山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大溪西岸。面积83.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碧湖,人口1万。因原名湖泊,湖水清澈,故名。1949
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会宫乡。旧属桐城县。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会宫集“姚王集罢,贩牲者纷至会宫开集”。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元和志》卷34浛洭县:“因县界洭水为名”。三国吴改属始兴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为衡州治。南朝陈为西衡州治。隋开皇九年(589)为洭州治。后属广州
又名色河。即今陕西山阳县西马滩河。《水经·沔水注》:关祔水“出上洛阳亭县北青泥西山,南径阳亭聚西,俗谓之平阳水。南合丰乡川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
即今云南临沧县西南勐托村。清有把总额外外委驻防。
明万历十一年(1583)改金州置,属陕西布政司。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以东的汉水流域。清顺治四年(1647)移治今安康市,属陕西省。乾隆四十七年(1782)升为兴安府。明万历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