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阳县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
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复置,仍属上洛郡。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洛南县。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
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复置,仍属上洛郡。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洛南县。
又称定晋岩禅果寺。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北活水乡寺沟村东。《清一统志·彰德府》: 禅果寺“在武安县西北。东魏高欢所建。后唐天成元年重修”。
即今河北平泉县东南三十五里松树台满族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8平泉州图: 东南有松树台。
在今陕西勉县西北。孟蜀时,置寨以守剑北。《宋史·太祖纪》:乾德二年(964),王全斌伐蜀,“下兴州,连拔石圌等二十余砦”。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北接河北吴桥县境。清属德州,有州判驻此。民国置县佐。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人口 1860。相传,原村名桃庄,以盛产桃而得名。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泰宁县:大杉岭在“县西北二十里,路通江西建昌府。多产杉木。吴越时遣兵屯戍于此”。(1)古山名。在今福建省泰宁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邵武府泰宁县:大杉岭在“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疑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斟灌城。东汉省。西汉地节四年(前66年),宣帝封戴王子为饶康侯,置饶侯国,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东汉省。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二年(886),“王行瑜进攻兴州,感义节度使杨晟弃镇走,据文州,诏保銮都将李鋋、扈跸都将李茂贞、陈佩屯大唐峰以拒之”。古山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资治通鉴》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江南乡。产海盐。宋《宝庆四明志》 卷6盐课有 “清泉场”。《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 “管界寨” 条下: “又清泉场盐课司,在县 (今镇海区) 南十里。”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黄家镇。清咸丰《隆昌县志》 卷10: 黄家场 “县西北六十里”。
西汉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靖嘉西龙施。东汉末年废。唐复置,属爱州,唐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靖嘉西。属九真郡。东汉后废。唐复置。属爱州。后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