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平县

新平县

①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二十五里临蔡镇。东汉属陈国。西晋改属梁国。西晋末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属陈州。八年 (625) 废。

②三国吴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东晋废。

③隋开皇四年 (584) 改白土县置,为豳州治。治所即今陕西彬县。大业初属北地郡。唐初复为豳州治 (开元十三年改豳为邠)。天宝元年 (742) 为新平郡治。乾元元年 (758) 为邠州治。明洪武三年(1370) 废入邠州。

④唐武德四年 (621) 析鄱阳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浮梁县东北江村乡沽演村。武德八年(625) 废。

⑤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昆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新兴。贞观八年 (634) 属柳州,十二年 (638) 废入马平县。

⑥明万历十九年 (1591) 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七里旧城。《方舆纪要》 卷115新平县: “明朝为丁苴白改夷所据,万历十九年夷酋普应春叛,讨平之,置新平县。”取 “新近平定” 之义。崇祯七年 (1634) 迁治今新平县。清雍正十年 (1732) 改属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 (1770) 属元江州。民国初属云南普洱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0年改设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⑦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析焉耆府置,属焉耆府。治所在哈喇洪 (今新疆尉犁县北)。1914年徙治孔雀河 (今尉犁县),寻改名尉犁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北临蔡。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分宛丘县复置。属陈州。贞观元年(627年)废。(2)三国吴置,治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北。属湘东郡。东晋太元二十年(395年)废。(3)隋开皇四年(584年)改白土县置,治今陕西省彬县。先后为豳州新平郡、邠州治。明初废。(4)唐武德四年(621年)升新平镇置,治今江西省浮梁县东北。属饶州。八年废。(5)唐武德四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属昆州。后属南昆州。贞观十二年(638年)废。(2)古旧县名。(1)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置,治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属临安府。清雍正年间属元江府,乾隆年间属元江直隶州。1980年撤销,改设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2)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置,治哈喇洪庄(今新疆尉犁县尉犁镇北)。1914年因与云南省新平县重名,更名尉犁县,以左尉犁园为名。仍驻哈喇洪庄,旋迁孔雀河,即今县驻地尉犁镇。


猜你喜欢

  • 永安营

    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方舆纪要》卷62靖远卫:永安营“在卫北裴家川。……卫境要地,设官军戍守于此”。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永安营“在大通县西。地名测尔兔。本朝雍

  • 仁村湾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养贤乡(仁村湾)。清光绪《宣城县志》卷4:城北有仁村湾。

  • 仑头

    即轮台。汉西域国名。国都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三十里。西汉武帝时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所灭。《史记·大宛传》:“贰师后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又作轮台。在今新疆

  • 木陵山

    即穆陵山。在今河南新县南鄂、豫两省交界处。《水经·淮水注》:木陵关水“水导源木陵山”。《新唐书·地理志》 麻城县:“西北有木陵关,在木陵山。”

  • 池河关

    即直河关。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清一统志·安陆府》:池河关“在钟祥县西北十五里”。

  • 阿什哈达摩崖碑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三十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的断崖绝壁上。为明代两摩崖刻石。第一碑刻于绝壁中部,坐北朝南,高出水面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三行。第二碑在第一处西侧40米处的山脚斜

  • 谷口山

    即廆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清一统志·河南府一》:谷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孝水出焉”。

  • 苏州市

    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属江苏省。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1930年撤销,并入吴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复置苏州市,属苏南行署区。1952年复属江苏省。简称苏,别称姑苏。在江苏省东南部,北濒长江,南越太

  • 峰顶山

    ①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丰顶山,与万载县接界。明 《寰宇通志》 卷39袁州府: 峰顶山 “在万载县西南三十里。世传为马祖修道之所。山顶旧有上、中、下三塔,今惟中塔存焉。有泉清冽,岁旱祷雨辄应”。②在今云南

  • 三元镇

    本沙县地,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1938年设三元特种区。(1)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塘,人口480。镇以境内兰山北的三元冲而得名。相传此地曾有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