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城县

方城县

①西汉置,属广阳国。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东汉属涿郡。三国魏属范阳郡。晋属范阳国。北魏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②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置,属襄城郡。治所即今河南方城县。《元和志》卷21:“取方城山为名。”西魏为襄邑郡治。隋属淯阳郡。唐属唐州。北宋庆历四年(1044)废入南阳县,元丰元年(1078)复置。金为裕州治。明洪武初废入裕州。1913年复置,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③北魏普泰元年(531)置,为安州及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化县伊逊河东岸。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在今密云县境内。北齐废。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固安县西南方城。属广阳郡。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封刘放于此,置方城侯国,属范阳郡。西晋国除仍为方城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2)今县名。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市。面积2542平方千米。人口98万。辖7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因县境东北部有方城山得名。《元和郡县志》方城县:“取方城山为名。”春秋为楚方城地。秦置阳城县(治今方城县城东),因地处方城之南得名,属南阳郡。西汉改阳城县为堵阳县,因地处堵水(今三里河)之北而得名。东汉、三国魏因之。南朝宋改称赭阳县。北魏废赭阳县,置方城县,治今方城县城,属襄城郡。隋属淯阳郡。唐属唐州。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废方城县,元丰元年(1078年)复置。金泰和八年(1208年)置裕州,治方城县。元因之。明初废方城县入裕州,属南阳府。1913年废裕州置方城县,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南阳盆地北缘,白河流经西部边缘,干江河、澧河、潘河、三里河、赵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甘薯、豆类、芝麻、棉花、烟叶、花生为主。矿产有萤石、滑石、石英、金、铜、铅、锌、金红石、重晶石等。工业有采矿(萤石、滑石、石英)、化肥、酿造、化纤、乳品、食品加工等。焦柳铁路、郑南西线公路经过西部边缘,郑南公路和方南、方社公路在县城相交。名胜古迹有平高台遗址、楚长城要塞遗址、汉博望城遗址、汉廷尉张释之祠、北宋襄汉漕渠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小南海

    ①又名龟亭、龟停山、龟停子、车停子。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为江中小岛。唐、宋时上有观音庙,故名。民国《巴县志》卷1:“龟亭山……土人呼为小南海。”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

  • 陈固镇

    即今河南封丘县西北陈固乡。民国《封丘县续志》卷2《乡镇》:“陈固镇,在县西北三十里。”

  • 上东门

    ①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后汉书·郅恽列传》:恽为上东城门侯,“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距关不开”。即此。②汉魏洛阳城内宫城东门。《资治通鉴》:西晋永宁

  • 白象镇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永明县:白象镇“本白象堡。宋开宝三年,潘美伐南汉, 自道州而进,次于白象。或作白霞,误也。向置巡司于此,今革”。《清一统志·永州府二》:白象镇“在永明县(今江永县

  • 亦力把里

    即亦八里城。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永乐)十六年,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即“亦剌八里”。

  • 岢岚州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岢岚军置,治所在岚谷县 (今山西岢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县地。蒙古太祖十六年 (1221) 废。明洪武八年 (1375) 升岢岚县置岢岚州,属太原府。辖境相当今山西

  • 枫木山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明 《万历武功录·广西 ·怀远诸瑶僮列传》: 万历初,镇压怀远县僮瑶义军,“连拔丹阳、蕉花、中团、田寨、古立、洛果、火烧、合水诸巢。……余党数千人皆奔入丹竹、枫木间,据层峦

  • 驾雾关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驾雾关 “在潜山县南三十里,驾雾山下”。按,据民国 《潜山县志》 卷1谓驾雾关在县西五十里。

  • 东义州

    西魏大统中置,治所在卢氏县(今河南卢氏县)。隋开皇初改为虢州。

  • 米仓道

    古道路名。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路线。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自今陕西汉中市南行,循汉水支流濂水河谷,翻越米仓山而进入四川,沿嘉陵江支流巴江河,经南江至巴中。《后汉书·张鲁传》:建安二十年(215),汉中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