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利山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隋书·地理志》:金泉县有昌利山。《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堂县:“昌利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隋书·地理志》:金泉县有昌利山。《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堂县:“昌利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
湘江流至湖南衡阳市北与蒸水合流后称为蒸湘。与漓湘、潇湘合称为三湘。湘江在湖南省衡阳市北与蒸水会合后称为蒸湘。与潇湘、漓湘合称“三湘”。
北宋淳化五年(994)升王朝场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陆城镇。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古县名。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王朝场置,治今湖南省岳阳市东北陆城镇。属岳州。至道二年(996年
即三汊镇。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三岔。《明史·河渠志二》:万历四年(1576),御史陈世宝言:“河自桃源三义镇历清河县北,至大河口会淮入海。”《清一统志·淮安府二》:三义镇巡司“旧名三汊镇。在桃源县东三十
战国齐邑,后入燕。在今河北任丘市北。《史记·赵世家》: 悼襄王九年 (前236),“赵攻燕,取貍、阳城”。古邑名。战国齐邑,后属燕,又入于赵。在今河北省任丘市北。《史记·赵世家》:赵悼襄王九年(前23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冷碛镇。清属雅州府。宣统三年(1911)改流,废。
在今安徽濉溪县南。《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年 (869) 七月,“康承训克临涣,杀获万人,遂拔襄城、留武、小睢等寨”。在今安徽省濉溪县南。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攻庞勋,进克此寨。
即小钦岛。在今山东长岛县北,大钦岛之北。《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宋会要辑稿》第186册兵29载:北宋政和八年(1118)五月二日臣僚言:与北朝“
明洪武九年 (1376) 降荣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荣县。清属嘉定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南部。属自贡市。面积 1957.1 平方千米。人口87.1万。辖27镇、2
亦作吗。 即今新疆皮山县。 《清一统志·叶尔羌》: 固 “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八十里”。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黎州洪源郡:“有定蕃、飞越、和孤三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