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丕峡
一作春碑。在今西藏亚东县西南,近不丹、锡金界。为雪山之峡,土人称卓木,意为漩谷。卓木麻曲流经其间,土壤肥沃。峡中有著名之都会三,曰帕里、亚东、靖西。
一作春碑。在今西藏亚东县西南,近不丹、锡金界。为雪山之峡,土人称卓木,意为漩谷。卓木麻曲流经其间,土壤肥沃。峡中有著名之都会三,曰帕里、亚东、靖西。
在今江西广昌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东坑寨在“县南五里。四周高山壁立,上平衍,宋元居民避寇于此”。
北魏置,为梁宁郡治。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地区。西魏废。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之洪山。《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 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周石崖险峻。宋绍兴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于此”。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宋绍兴中,有洪氏率乡民筑寨保聚此山
即今广东从化市。明弘治九年(1496)从化县由横潭村(今花都市新华镇横潭村)迁治于此。
一名新桥。唐贞观十一年(637)建,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东北。《元和志》卷6陕县:大阳桥“在县北三里。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巡,遣武侯将军丘行恭营造”。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大阳津下游、河南省陕县西北黄
在今四川巫溪县东。《方舆纪要》卷69大宁县:四十八渡“在县东二百三十里。水流曲折,为行旅之阻,道出湖广房山县”。
即今云南马关县东北四十里山车乡。清有经制外委驻此。壮语“山”为三,“车”为水,意即三个水塘。
明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同心县北红寺堡。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红寺堡“东南至韦州七十里,西南至鸣沙州七十里。弘治十四年,套虏举众寇固原,往返必经之地。十七年,指挥仇钺伏兵破虏于此。正德二年,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境。东汉省。西汉元帝封胶东顷王子歙置。治所无考,汉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省潍坊市北部地区。东汉废。
北宋嘉祐七年 (1062) 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雷火洞 (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北宋嘉祐中置羁縻州。治雷火峒(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