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祠

晋祠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水经·晋水注》:“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北齐天统五年 (569) 改为大崇皇寺,唐贞观间仍名晋祠。有圣母殿、唐叔祠、关帝庙、水母楼等建筑,以及周柏、唐槐、难老泉等名胜古迹。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内有圣母像及四十二尊宋代泥塑彩装侍女像。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据郦道元《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元和郡县志》:“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主殿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内部结构用减柱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除圣母像外,还保存有42尊泥塑彩装侍女像,为古代优秀雕塑遗产。还有唐叔虞祠、关帝庙、水母楼等建筑。祠内晋水主要源头难老泉,老枝纵横、繁茂苍郁的周柏、隋槐以及宋塑侍女像并称“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 祠 圣 母 殿


猜你喜欢

  • 临汀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汀州置。治所在长汀县 (今福建长汀县)。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以东及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乾元元年 (758) 复为汀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汀州置,

  • 白城山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肃州》: 白城山,“石蹬曲折,有林泉之胜”。

  • 大通河

    ①即元通惠河。源于今北京城西北玉泉山,以流经北京城东便门外大通桥而得名。《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大通河旧名通惠河,水自玉河而出,绕都城之东南,经大通桥流入高丽庄白河。”②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清

  • 徐公店

    在今山东沂南县西南,近费县、临沂二县界。清置徐公店驿。

  • 父母寨

    北宋置,属保定军。在今河北霸州市西南二十四里寨上村。政和三年(1113)改名安谧寨。《清一统志·顺天府四》 “桃花寨”条引《县志》:“(杨)延朗守平戎时,感父业死敌,祭父于此。今称寨上,盖即父母寨也。

  • 朵颜卫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大宁都司。朵颜卫又称“五两案”,即蒙古兀良哈部,元时此部一支由漠北徙居朵因温都儿(今洮儿河源索岳尔济山)、搠儿河(今绰尔河)一带,后置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

  • 西水县

    北周闵帝元年(557)置,属金迁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金仙镇。《寰宇记》卷86西水县:“以界内西水为名。”隋开皇初属隆州。大业元年(605)以水害迁彭定故宅(今南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西河乡)。三年(

  • 扬门

    春秋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东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宋元公以华氏之乱欲出奔,厨人濮认为不可,鼓动全军抵抗。“公自扬门见之,下而巡之”,即此。春秋宋国都城商丘(即今河南商丘市南)

  • 黄崖山

    ①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黄崖山 “高十里,陡峻崎岖。山半有舍身崖,深三四十丈,石径仅可容足”。②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五十里。清咸丰十一年(1861) 江苏仪征人张积中为避

  • 叠石山

    ①在今广西忻城县北。《明一统志》 卷84庆远府: 叠石山 “在忻城县北六十里。岩石重叠,因名”。②在今浙江衢县南。《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叠石山 “在府南四十里,以层岩累叠而名”。③在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