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定县

普定县

元置,属普定路。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明初省入安顺州。清康熙十一年 (1672) 改普定卫复置,为安顺府治。治所即今安顺市。1913年移治废定南所 (今普定县),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元史·地理志》 载: “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 是普定府因普里部为名。据郭子章 《郡县释名》 贵州卷: 普定取 “普里底定”之义。


在贵州省中部偏西。属安顺市。面积1091.6平方千米。人口39.9万。辖4镇、7乡(含4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于今安顺市东部置普定万户,普定之名作为行政区域名始此。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习安州,治西堡寨(今县西马场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省习安州,并入安顺州;十九年于县东境置十二营长官司(今县东十二营),于西境置西堡长官司(今马场镇),均属普定卫。崇祯三年(1630年)于蜡尔里设定南千户所(今县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置普定县,为安顺府治。1912年撤县入安顺府。1913年废安顺府置安顺县,恢复原普定县,迁治定南所,即今治,隶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安顺专区。1966年划抵簸、大用、索考三公社归六枝特区。1970年属安顺地区,2000年属安顺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西部,喀斯特地貌发育。乌江(此河段称三岔河)流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并产茶叶。矿产有煤、铁、铜、石膏、铅锌、硅石、大理石、高岭土等。工业有机械、建材、酿造、发电、食品等。贵昆铁路经西南边缘。黄安公路纵贯中部。有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白岩脚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平讼摩崖、玉真山古寺等古迹。


猜你喜欢

  • 安上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三国志·蜀书·张嶷传》:“(汉嘉)郡有旧道,经旄牛中至成都,既平且近;自旄牛绝道, 已百余年,更由安上,既险且远。”

  • 浮虚山

    又名浮石山。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北海中。《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 浮虚山 “相传山尝与波上下。《山海经》,南海有浮石山,疑即此”。宋邓光荐有 《浮虚山记略》。

  • 浍交镇

    清置,属绛县。即今山西绛县东北三十四里大交镇。古镇名。又作绘交镇。金置,即今山西省绛县东北大交镇。属绛县。因浍水西南与诸水交合,故名。

  • 金兜堡

    北宋置,属陇州。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四十里。后废。

  • 明光原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四里。《方舆纪要》卷53渭南县: 明光原 “亦曰新丰原。后魏置南新丰县于原西偏。隋开皇中,以原上乏水,移县于今治”。

  • 陆赫岭

    在今云南澄江县东北。《清一统志·澂江府》:陆赫岭“在河阳县东北。山脉自罗藏山奔驰延亘,至此突起,高秀嶻嶪,望之赫然。宜良路南道经其下”。

  • 双桥司

    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双桥圩。清乾隆三年(1738)置巡司于此。

  • 三白渠

    唐关中平原太白、中白、南白三渠的合称。

  • 香沙宗

    即先家城。今西藏申扎县治。

  • 小门屿

    又名丁字门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渔翁岛北侧。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丁字门屿“周围不及里许,并无居民,去西屿头有七八里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