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嵩州置,治所在武陵县 (今湖南常德市)。大业初改武陵郡。唐初复为朗州。天宝初又改为武陵郡,乾元初复为朗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市及汉寿、桃源县地。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为鼎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唐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沅江等市县地。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鼎州。濒洞庭湖,唐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嵩州置,治所在武陵县 (今湖南常德市)。大业初改武陵郡。唐初复为朗州。天宝初又改为武陵郡,乾元初复为朗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市及汉寿、桃源县地。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为鼎州。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唐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沅江等市县地。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鼎州。濒洞庭湖,唐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
隋文帝时置,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炀帝改为连谷戍城。古镇名。隋文帝时置,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炀帝改为连谷戍。大业十三年(617年)废。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且末城(今新疆且末县城西南)。东汉初为鄯善所并。寻复立。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鄯善王比龙避沮渠安周之难,曾奔且末。北魏末,为吐谷浑所并。
清雍正元年(1723)置,属松茂道。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流,置阿尔古厅。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沙湖镇。清道光《恩平县志》卷4:“墟市”有沙湖墟。
①亦作析州。北魏永安初置,治所在修阳县(今河南西峡县北)。北周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峡、淅川等县地。隋开皇初废。②唐武德二年 (619) 改淅阳郡置,治所在西乡县 (今河南西峡县南)。贞观八年 (634)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清光绪《合州志》卷4:十二洞硚“距城七十里”。
松溪支流。在今浙江庆元县西。《方舆纪要》 卷94庆元县 “松源水” 条: “又有盖竹水,出县西七十里凤山,有交剑水流合焉,又东经石壁山西,下流入闽之松溪。”
在今新疆于田县境。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7:克里雅河“发源于阗南山伊西里库尔,出源北流,……经于阗城东,又北流……没于沙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源出中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山西侧,北流经于田
即今云南富宁县东北五十七里剥隘镇。元代称隘岸,见《招捕总录》。
即今贵州榕江县东北乐乡。《清一统志·黎平府》“朗洞铺”条下:又有“乐乡铺”等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