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溪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木耳溪“在司(治今乌罗镇)西南。源出山洞中,其流曲折,东抵平南砦,为九十九渡水”。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木耳溪“在司(治今乌罗镇)西南。源出山洞中,其流曲折,东抵平南砦,为九十九渡水”。
明洪武元年(1368)改兴化路置,属福建省。治所在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1913年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兴化路置,治所、辖境同兴化路。属福建省。1913年废
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铜仁县: 铜仁大江 “源出乌罗司 (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 西九龙山,东流经城南,又东入湖广麻阳县界,谓之锦水,下流入于沅江”。
在今河南卢氏县境。1946年革命根据地置卢雒县治此。
今山东青州市东康河。《水经· 巨洋水注》: “巨洋水又东北合康浪水。水发 (剧) 县西南山……康浪水北流, 注于巨洋。” 《寰宇记》 卷18引 《三齐记》 云: “宁戚
又名蓼洲、軥洲。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西南南塘湾外。《水经·赣水注》:“赣水又径谷鹿洲,即蓼于洲也。旧作大艑处。”
即逎县。在今河北涞水县北。《汉书·地理志》 涿郡逎县 《注》 引师古曰: “逎古遒字。” 《晋书·地理志》: 幽州范阳国作遒县。即“逎县”。
即讹打剌城。西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西北帖木儿附近。《元史·太祖纪》:十四年(1219)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取讹答剌城,擒其酋哈只儿只兰秃”。
旧名镇海屿。又名北山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乡。明曾在此设防。在台湾海峡东南部、澎湖列岛的澎湖岛北。因海滨遍布白色珊瑚沙砾,故名。明代曾设防,称镇海屿,又称北山屿、赤崁仔。为澎湖湾东北屏障。面积14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绥远县,土名伊力嘎。地当东三省东北之极边。”清宣统元年(1909)置绥远州于此。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537),齐神武率众十万, 自后土渡河,逼华州,“乃涉洛,军于许原西”。即此。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北。《资治通鉴》:梁大同三年(537年),东魏高欢自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