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伏山
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北莱菔山。《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来伏山在“卫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如拜伏然,因名”。
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北莱菔山。《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来伏山在“卫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如拜伏然,因名”。
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北海郡桑犊县 “覆甑山,溉水所出,东北至都昌入海”。《水经·巨洋水注》: 溉水 “出桑犊亭东覆甑山……北径斟亭西北。……溉水又北径寒亭西,合白狼水”。元于
即铜锣关。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铜锣峡口北岸。《清史稿·地理志》 江北厅: “东: 铜锣峡关,为水路门户。”
亦名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市别名。北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 逸文卷2: 王建攻围成都三年未下,建激厉士气: “尝以美言啖之曰: 西川号为锦花城,一旦攻克,玉帛子女,恣我儿辈快活也。”
即京苑铁路。为京奉铁路南苑支线。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南、花莲县北和平溪。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南湖北山北,东北流为和平北溪;南源出南湖东峰,为和平南溪,东流折向东北,与和平北溪汇合后称和平溪,东流入太平洋。《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有“
隋开皇初改马头县置,属濠州。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唐武德四年 (621)废。
亦作刊都、看都。即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元丰九域志》 卷6建昌军: 南丰县有 “看都”银场。明尝置巡司于此。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新郑二市和中牟、原阳等县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武德四
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四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石龟市“有巨石枕澧水,其形似龟,因名。岁首封羊以祭,而灼其石,润则丰,焦则歉”。《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石龟市在“县西四十里澧水上。旧为商民环聚处”。
东魏武定八年(550)分僮县置,属武原郡。治所在江苏邳州市北艾山东北。因艾山为名。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