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里 (裏) 斗六社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柴里斗六社 “离府治一百八十里”。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柴里斗六社 “离府治一百八十里”。
又名见子陵。西汉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白鹿原上太康村附近。《三辅黄图》 卷6: 南陵 “在霸陵南,故曰南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陕县与渑池县界崤山上。崤有二陵,南陵为夏后皋之墓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阴石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容县。十九年 (599) 改为普宁县。②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析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名胜志》: 奉化县 “以其民
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十二里南良都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井陉县图:东南有良都村。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金溪县:龙角岩“在县东北。山巅两石对峙如龙角,中通一径深入石室,高明宽广,可坐百人”。
在今山西吉县南。《方舆纪要》 卷41吉州: 挂甲山在 “州南二里。相传尉迟恭尝挂甲于此而名”。隋开皇三年 (583) 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三龛,龛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雕凿手法别具一格。
在今四川汶川县(威州镇)西南四十里飞沙关。一说在北川县西北禹里羌族乡。《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也。”《续汉书·郡国志》广柔县刘昭注:“《帝王世纪》曰:“禹生石纽。县有石纽邑。”
即今山东郯城县北李庄镇。清属兰山县(今临沂市),康熙十二年(1673)置驿,有驿丞驻此。
①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为古圃田泽之遗迹。泽有九沟,其一为丈八沟,东北流入贾鲁河。《宋史·河渠志四》:“凡许、郑诸水合坚白雁、丈八沟……皆会焉。”清同治《中牟县志》卷1:“丈八沟渠源出新郑出佛潭,自张庄
1913年析镇雄县北部置威信行政委员,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在今云南威信县北四十里旧城镇。民国 《云南威信地志资料》: “盖取国家宣威立信,与民更始之义,此命名之所由来也。” 1921年迁治今威信县城扎
亦名八仙峒。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 《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八仙堡“在府东北。即元所置八仙屯也。亦曰八仙峒。本庆远府宜山县地。正统中,割属思恩,置堡于此,仍以八仙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