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传镇
北宋置,属永新县。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
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江西省永新县西北。明时于此置巡检司。
北宋置,属永新县。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
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江西省永新县西北。明时于此置巡检司。
明洪武初改东昌路置,属山东布政司。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清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冠县、莘县等地。1913年废。明洪武初改东昌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聊城、冠
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郭璞山“在府城东和南乡。根盘五十里,崇高百仞,峰峦峭拔,为鄱阳郡山之冠。世传郭璞尝旅寓于此”,故名。《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郭璞山“府东百十
元置,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即今陕西凤县东南七十二里与留坝县接界之柴关岭。元置,在今陕西省留坝县西北柴关。明时改柴关驿。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十里。周回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长荡,“府西诸流多汇于此,潴为巨浸。今多为豪民所据,遏水畜鱼,湖流渐狭,又西北达于运河”。
即今贵州兴义市东北六十里顶效镇。清有把总驻防。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长平墟隘在县东北四十里。路出邵武府之泰宁县及将乐县。”
亦名牟珠洞。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贵阳府》: 凭虚洞 “旧名母猪洞,明丘禾实易以今名。洞中周如华盖,石乳滴成岩窦,奇胜难名”。
①唐武德三年 (620)析朝邑县置,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贞观三年 (629) 置,为云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元和志》 卷4河
西魏改南五部县置,属武阳郡。治所即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北周移治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隋属武都郡。唐属武州,大历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