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株洲市

株洲市

亦作洙洲市。即今湖南株洲市。旧属湘潭县,清置巡司于此。1951年置株洲市。


简称株。在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面积1.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35平方千米)。人口371.5万(市辖区78万)。辖荷塘、芦淞、石峰、天元4区和株洲、攸县、茶陵、炎陵4县,代管醴陵市。市人民政府驻天元区。东汉为湘南县地。三国吴析置建宁县,治今株洲市区,属长沙郡。隋废建宁县入湘潭县。南宋乾道年间已有槠洲地名,后简作株洲。1951年析湘潭县东部地置株洲市(县级),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56年升为省辖市(地级)。1965年析置株洲县,属株洲市。1966年置市郊区。1970年市区分置东、北、南、郊四区。1983年撤销湘潭地区,所辖醴陵(今市)、攸县、茶陵、酃县(今炎陵县)四县划归株洲市成今境。1997年撤销东、南、北、郊四区,调整设立荷塘、芦淞、石峰、天元四区。东部属湘东山地,西部处湘中丘陵。渌、洣等水由东而西汇注湘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为主,并产棉花、甘薯、茶叶、辣椒、生姜、烟草。茶陵大蒜为名产。山地林产多松、杉、竹,经济林以油茶、柑橘居多。矿产有煤、铁、金等。工业有冶金、机械、化工、陶瓷、建材、电力、纺织、机车车辆等。京广、浙赣、湘黔铁路相交境内。是中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名胜有石峰公园、奔龙公园、红旗公园等。


猜你喜欢

  • 恒春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属台南府。治所在琅之猴洞山 (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恒春镇)。 据连横《台湾通史》 卷16: “名曰恒春,以其地为极南,四时皆春也。” 光绪二十一年 (1895

  • 甾水

    即淄水。在今山东中北部。《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莱芜: “原山,甾水所出,东至博昌入泲。” 而 《史记·河渠书》 云,禹治水之后,“于齐,则通菑、济之间”,则战国时,菑本独流入海,不入济。

  • 滛预堆

    亦作滛预石。即滟滪堆。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瞿唐峡口。1958年炸毁。《水经· 江水注》: 白帝城 “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滛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处矣”。唐李肇《唐国史补》 卷下

  • 国

    一作画国。 商代方国。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 《甲骨文合集》28319: “戊王其田于擒大狐。”即此。

  • 凉兴县

    ①十六国北凉置,为凉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北周并入冥安县。②北周改冥安县置,为常乐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隋开皇四年 (584) 改为常乐县。古县名。十六国北凉置,治今甘肃省安西

  • 李勣墓

    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三十五里烟霞乡西侧。李勣(594—669),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市西北李庄集)人。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任右武侯大将军,

  • 枋口堰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三十里五龙口镇附近。秦时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三国魏典农中郎将司马孚重修,垒石结以为门,溉田甚众。《新唐书·地理志》 孟州济源县: “有枋口堰,大和五年,节度使温造浚古渠,

  • 陈官屯

    ①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南二十五里陈官屯镇。在南运河东岸,为水陆交通要冲。清设陈官屯汛。②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北三十里陈官屯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卢龙县图:东北有陈官屯集。

  • 马龙山石刻群

    在今四川潼南县南七十八里卧佛镇马龙山太阳坡北麓。1930年开凿,经三年而成。为释迦牟尼涅槃变经像,俗称卧佛,长36米,头长9米,面阔5.4米,胸阔7.5米,手掌长3.8米。周围为石刻群雕。为最大的卧佛

  • 龙潭桥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清乾隆中置巡司于此。在今湖南省汉寿县东南。清置巡检司于此,属龙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