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十里永和大寨。旧为永和部落头人驻地。“永和”为佤语永绕的变音,“永”为寨,“绕”为森林,意即森林寨。
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元和志》卷38朱鸢县:“朱鸢江,北去县一里。后汉马援南征,铸铜船于此,扬排然火,炙船头令赤,以燋涌浪及杀巨鳞横海之类。”
西汉武帝时置,属临淮郡。治所约在今江苏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境内。新莽废。西汉武帝时置,治所约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或相邻的安徽省境内。属临淮郡。东汉初废。
亦曰眉洲。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80龙阳县: 湄洲 “以突起中流,状若蛾眉也”。五代汉末,楚王希广遣其将刘彦滔将水军攻朗州,朗兵迎战于湄洲,彦滔败还。即此。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宣德元年 (1426) 徙治阳和卫城 (今山西阳高县)。清顺治三年 (1646)与阳和卫合并,改为阳高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
曹魏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北部。《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19 《后赵录》: 东晋永和五年 (349),冉闵 “使尚书王简、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守 (石) 鉴于御龙观,悬食给之”。
一名扎曲。为澜沧江北源。即今青海杂多、囊谦二县境之扎曲。《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布楚河上源曰格尔吉河,出上格尔司境,东南流,径各司南,至洞巴司西,折南入前藏界,是为澜沧江上源。”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肆舟师”。《文选·魏都赋》:“苑以玄武。”李善注:“玄武苑,在邺城西,苑中有鱼梁、钓台、竹园、蒲陶诸果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阳逻镇北界埠村。《清一统志·黄州府》: 街埠市 “在黄冈县西北一百三十里”。
又作阿巴噶图。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地理志·山川》 胪滨县:阿巴该图山“蒙古语阿巴该,命妇也;图,有也。当为蒙妇受诰命者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