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园镇

桑园镇

又名桑儿园。即今河北吴桥县治。旧属山东德州。《清一统志·济南府》 “桑园镇” 条谓: “明正德中马申锡驻桑儿园招流贼刘六等即此。良店水驿置于此。有水次仓。” 1958年吴桥县迁治于此。


(1)在河北省怀来县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1850。原名三园堡,后因村北有桑园改今名。1953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99年改镇。产高粱、玉米、谷子及葡萄、苹果。东近官厅水库,村民兼事捕鱼。沙丰铁路、沙东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蠡县西北部。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2030。以桑树众多得名。1957年设潘营乡,1958年并入郑村公社。1961年析置桑园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花生及苹果、梨、红枣。有化纤、人造皮毛、毛毯、经编等厂。公路通县城。(3)在河北省吴桥县西部、南运河东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5.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2.1万。明洪武年间建村,因此地桑柘丛生,得名桑柘园、柘园镇、桑儿园,民国《德县志》:柘园镇“亦名桑儿园,即正卫左所九屯”。清光绪年间修建津浦铁路在此设站改今名。原属山东省,1954年划归河北省吴桥县,1958年吴桥县治由吴桥迁此。1958年建桑园公社,1981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铁木器、水泥预制件、机械、农机修配、电机等厂。京沪铁路、104国道、桑宁公路经此。古迹有孙膑石牛。(4)在四川省邛崃市中北部。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1500。因早年桑树成阴故名。1949年为桑园乡,1958年为桑园公社,1980年改乡,1986年置镇。盛产海椒。有小型轧钢、蓄电池、机砖、化工、酿酒等厂。成温邛公路经此。有定觉寺等古迹和邛江河、三合堰等水利工程。(5)在陕西省西乡县北部。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铺,人口590。明、清时以地处桑园河畔得名。1950年设桑园乡,1965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设镇。主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盛产五倍子、天麻、木耳和木炭。有印刷、粮食加工、农机等厂。有公路接316国道。


猜你喜欢

  • 山城子

    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民国《海龙县志》:山城镇“街后山西南坡有古垒一处,山城子以此得名”。旧时商业之盛, 胜过海龙县城。集镇名。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中部。属小市镇。人口 1150。为原山城子镇

  • 白沙涡

    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三十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军围顺昌城,云“韩将军在白龙涡下寨,距城三十里”,刘錡夜遣千余兵击之,颇杀敌众。②在今河南宁陵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

  • 延乡

    即今河南封丘县。《水经·济水注》:“济渎又东径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陈留风俗传》曰:“高祖与项氏战,危于延乡,有翟母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封翟母。”

  • 令居塞

    西汉武帝时筑。在今甘肃永登县城附近。《汉书·西域传》:武帝时“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后汉书·西羌传》:“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 乃渡河

  • 洛邑县

    西魏大统十三年 (549) 置,属武都郡。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驻地虢镇。北周移武都郡治此。隋大业三年 (607) 改名虢县。古县名。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镇。属武都郡。

  • 石壁山

    ①一名龙山。又名甘山。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锦屏山”条:“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四围小山,相向如壁。”②一名文山。在今安徽旌德县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石壁山“在旌德县北

  • 车道峪堡

    明置,属蓟州。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蓟州“黄崖峪关”条:“车道峪堡在黄崖峪东。《志》曰:自车道峪、黄崖口直北,即元人之大兴州也。”

  • 环州甸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环州乡。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置环州甸土舍。

  • 吉蔑

    系柬埔寨主体民族Khmer名称的音译,今通译为高棉。《旧唐书·南蛮列传》 “真腊国”条:“南方人谓真腊国为吉蔑国。”此处乃以族名作为国名。

  • 青萝山

    ①在今浙江浦江县东二十四里。康熙《金华府志》 卷4: “元至正三年,宋濂筑青萝山房,自金华徙家于此,所著有 《青萝山杂言》。” 即此。②一名大青山。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