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当山

武当山

①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为道教名山胜地。《水经·沔水注》: “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和山, 山形特秀, 异于众岳, 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罗邑宰,隐遁斯山,故亦曰谢罗山焉。” 《寰宇记》 卷143引郭仲产 《南雍州记》 云: “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 《明一统志》 卷60襄阳府: 大岳太和山 “在均州南一百二十里。山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五台、五井、三泉、三潭。初名仙室山,又名大岳山。真武奉元君之言游览至此,改名太和。其中一峰最高者旧为天柱峰,亦曰紫宵峰,岩曰紫宵岩,因栖止修炼。后人谓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又更名武当山”。主要景点有玄岳门、玉虚宫遗址、复真观、紫霄宫、南宫岩、金殿等。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②在今甘肃永昌县北五里。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7: “神祠自麓至顶层叠而见。以顶有真武庙而名。”


(1)在江西省龙南县南,与广东省和平县交界。山上奇石壁立,形如玉笋。有九十九峰,林立如排,绵亘数里。竹木繁茂,风景优美。山南凿有石磴,可登峰顶。山前门联曰:“武将文臣皆下马,当天奏帝且停车”,联首含“武当”二字,简称武当山。(2)又称大武当山、太和山。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水南岸。为大巴山东段分支。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60千米,海拔约 1000 米。主峰天柱峰,在丹江口市境内,海拔 1612 米。《道经·大有金宝全书》载为昊天上帝封真武为北极玄天上帝处,并有“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说。山名源此。是中国名山之一,中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风景胜迹。历代道教名流如汉阴长生、晋谢允、唐吕纯阳、五代陈抟、宋寂然子、元张守清、明张三丰均在此修炼。为著名道教胜地,据记载,唐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代有开拓、增修、扩建,元末大部毁于兵火。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年)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督军夫三十余万人在此大兴土木,建成了拥有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维修扩建,“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概括了武当山建筑规模的宏伟。现在基本上保持着明代初年建筑体系,主要宫观尚存金殿和太和、南岩、紫霄、五龙、遇真、玉虚等六宫,复真、元和、太上、八仙、琼台等五观以及磨针井、玄岳门、榔梅祠、朝天宫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金  殿


猜你喜欢

  • 平乐侯国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四十里。昭帝元年(前86)封梁敬王子迁为平乐侯。东汉省。西汉建昭元年(前38年)封梁敬王子迁置,治今山东省单县东。东汉废。

  • 四块坝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四开乡。民国《昭觉县志》卷2:四块坝“平原沃壤,地气温和,汉夷杂居,宜设县佐”。即此。

  • 长风县

    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一说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南。后废。②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东。贞观十二年(638)属象州。大历十一年(776

  • 西番

    即西蕃。《旧唐书·冯定传》:“韦休符之使西番也,见其国人写(冯)定《商山记》于屏障。”此指吐蕃。唐、宋、元、明汉文史籍中对吐蕃亦称西番(蕃),指今西藏,有时亦泛指藏族聚居地区。

  • 湾雷海

    在今广东恩平市南八十里近海处。《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湾雷海,“海势湾曲,潮声如雷,多蟹鲎鱼盐之利,蛋户居之。其南通大洋”。

  • 灵竹县

    亦作罗竹县。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淳州。治所即今广西横县西北灵竹圩。永贞元年(805)属峦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古县名。唐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灵竹。属淳州。北宋开宝五年(972

  • 金花砦

    即今湖北郧西县东南金花砦村。《方舆纪要》 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在县东南四十里”。

  • 太液池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于建章宫北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昭帝

  • 千万垒

    即十里垒。在今河北赵县南。《元和志》卷17作“千万垒”。

  • 杜尔伯特中后旗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