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夏郡

江夏郡

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西陵县(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汉书·地理志》 注:“应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潜江市、嘉鱼县、蒲圻市以东,红安、新洲、蕲春、阳新等县以西,崇阳、通山等县以北,安陆市、河南信阳、罗山、光山等县以南地。东汉建安初,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徙治夏口城(今武汉市汉口城区)。建安十三年(208)初,孙权破城杀黄祖,掳掠而去。江夏太守刘琦另筑夏口城(今武汉市汉阳城区)。年底,曹操任文骋为江夏太守驻此。赤壁战后,文聘徙治石阳(今黄陂县西)。三国魏嘉平三年(251)徙治上昶城(今云梦县西南)。西晋徙治安陆县(今安陆市北)。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徙治夏口城(今武汉市武昌城区)。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三年(607)复置。唐初改为鄂州。天宝元年(742)复置,乾元元年(758)复为鄂州。

②三国魏置,治所在上昶城(今湖北云梦县西南涢水东岸)。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应城、黄陂、云梦、大悟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地。西晋移治安陆县(今湖北云梦县)。南朝宋废。

③北魏孝文帝置,治所在江夏县(今河南泌阳县北五十里)。隋开皇三年废。


(1)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西陵县(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西)。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钟祥、潜江、仙桃、嘉鱼、赤壁、崇阳等市县以东,及河南省光山、新县等县以西、信阳市以东,淮河以南地。三国魏江夏郡治上昶城(今湖北云梦县西南),吴江夏郡治武昌县(今湖北鄂州市)。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改名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县(今武汉武昌区)。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武汉市以西,赤壁市以东,长江南、北及汉水、澴水下游地区。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鄂州为江夏郡。(2)北魏置,治江夏县(今河南泌阳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胖色城

    亦作榜色城、坊州城。在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盛京全图》: 辉发河上游有 “胖色城”。乾隆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 作邦塞城。

  • 野马儿站

    明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 东北伊斯克里附近。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野马儿站”。后废。

  • 大庄河

    ①集镇名。即今辽宁庄河市。清咸丰《岫岩志略》卷3:大庄河在“(岫岩)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旧名红土埃子”。②即今辽宁庄河市东北之庄河。源出市北老黑山西南东岔沟与西岔沟, 东南流经庄河市南入黄海。清光绪《奉

  • 章浦亭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二十五里章浦侧。《晋书·周札传》: 周处之子周札, “以讨钱㻅功, 赐爵漳浦亭侯”。

  • 三叉河

    今安徽裕溪河含山县境段之俗称。《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三叉河在“县南八十里。其水西通巢湖,东通大江,北通铜城闸,因名。《志》云:天河经流合海子口、黄洛河、运漕河,迤逦经此,又铜城闸别流南出,汇为一河

  • 周瑜城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45庐州: 周瑜城 “在舒城县西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周瑜城,“ 《志》 云: 瑜从孙权举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因筑此城。今为净梵寺”。

  • 大胜堡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明史· 神宗本纪》: 万历三十七年(1609),“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

  • 三荆

    北魏时所置荆州(治所在穰县,今河南邓州市)、南荆州(治所在安昌城,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东荆州(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的合称。《魏书·尔朱荣传》:永安三年(530),尔朱荣曰,“仍出鲁阳,历

  • 芦花

    即今四川黑水县。芦花为藏语“落夸”的谐音,意为“倾斜”。1935年《川西边事辑览》附图有“芦花”。1952年置芦花行政委员会,1954年为黑水县驻地。

  • 五汶

    今山东泰安汶水及其四条主要支流的合称。晋郭缘生《述征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北汶、嬴汶、牟汶、柴汶、浯汶, 皆源别而流同。”《元和志》沿用。据《水经注》,五汶应为汶水干流及牟汶、北汶、石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