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州

汾州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为汾州,治所在隰城县(今汾阳县)。天宝元年(742)改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汾州。北宋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属山西省,万历二十三年(1595)升为汾州府。

②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废帝三年(554)改为丹州。

③北周改南汾州置,治所在定阳县(今山西吉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耿州,十八年(598)复改汾州,并改定阳县为吉昌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汾州,五年(622)改为南汾州。

④北周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蒲县、大宁、石楼、永和等县地。隋开皇四年(584)废。

⑤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洪洞、汾西、灵石等县地。十八年(598)改为吕州。


(1)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蒲子城(今山西隰县)。以境内汾水河为名。孝昌时徙治隰城县(明改为汾阳县,今山西汾阳市)。北齐改为南朔州,后又屡有改置。唐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浩州为汾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汾阳、介休、平遥、孝义、灵石等市县地。明万历中升为汾州府。(2)西魏改南汾州置,治定阳县(今山西吉县)。北齐复名南汾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又改耿州置汾州,治吉昌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乡宁等县地。大业初改置为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汾州,五年又曰南汾州。(3)西魏大统三年(537年)置,治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宜川县一带。废帝三年(554年)改名丹州。(4)北周平齐后置,治龙泉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隰县、蒲县、大宁、永和、石楼等县地。隋开皇初省。(5)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永安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汾西等市县地。十八年改名吕州。


猜你喜欢

  • 罗汉洞关

    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与抚宁县接界。明弘治中筑城。《方舆纪要》 卷17卢龙县: 罗汉洞关,“隆庆初蒙古土蛮入沙岭、罗汉洞,大掠郡境”。即此。

  • 崇宝沙

    在今上海市宝山区北,崇明岛南长江中。将崇明岛南之江水分为南、北二水道。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崇明县东南长江中有崇宝沙。后坍没江中。

  • 难水

    又作难河、那河。指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魏书·勿吉传》: “初发其国,乘船泝难河西上,至太沵河。” 同书 《乌洛侯传》: “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

  • 西北地郡

    北魏置,属豳州。治所在彭阳县(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隋开皇初废。北魏置,治彭阳县(今甘肃庆城县西南)。属豳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庆阳县。隋开皇初废。

  • 东阳镇

    ①北宋置,属句容县。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东阳村。宋《景定建康志》卷16引《郡国志》云:“楚汉之际改秣陵为东阳郡, 因为名。有馆驿。”②清置,属榆次县。即今山西榆次市南三十四里东阳镇。③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

  • 窟窿山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兴隆山。《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窟窿山 “在岫岩厅东北八十里”。民国 《奉天通志》 卷75本溪县: 窟窿山在 “城东南六十里。 巍峰耸立, 壁若剗削, 崖间有天然圆孔径丈许,自下

  • 荻港镇

    北宋置,属繁昌县。即今安徽繁昌县西三十五里荻港镇。《舆地纪胜》 卷18太平州: 荻港 “在繁昌县西南二十里,与赭圻相属,西对无为军,盖江流险要之地”。明、清置巡司戍守,兼设荻港驿及河泊所于此。在安徽省

  • 千秋镇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宋史·宋致虚传》:靖康元年(1126),致虚率军出武关,“至邓州千秋镇,金将娄宿以精骑冲之,不战而溃,死者过半”。②即今广东惠来县西北葵潭镇东北千秋镇。清雍正《惠来县志》卷3:千

  • 苇河县

    1927年改苇沙河设治局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在苇沙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以地滨苇沙河而名。1946年并入尚志县。旧县名。1927年由苇沙河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治苇沙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

  • 公具河

    在今贵州安顺市南。《方舆纪要》卷121安顺府:公具河在“(十二营长官)司东北四十里。旁有公具砦,因名。灌溉田亩,军民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