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阴脽

汾阴脽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治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又《水经·河水注》:“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注》:“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皆此。明、清时期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圯入河。


史记·封禅书》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及《郊祀志》作“汾阴脽”。汾水之南的一条土阜,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年)“立后土祠汾阴脽上”。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河之东岸特脽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水经注·河水》:“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又称魏脽,见《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境,故云魏脽也。”明、清时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圮入河。


猜你喜欢

  • 傥骆谷

    傥谷与骆谷的总名。在今陕西洋县北。

  • 晃州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乡。后废。清置晃州巡司于此。唐置,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和贵州省三穗县东部、玉屏侗族自治县南

  • 锡矿山

    在今湖南冷水江市东北。产锑矿,有 “世界锑都” 之称。昔人误认锑矿为锡矿,故名。自明以来,陆续有人采炼。清季始著称于世。在湖南省中部、冷水江市与新化县交界处。属雪峰山。南北走向,长约9千米。最高峰药泉

  • 李庄桥镇

    即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三十四里李桥回族镇。清乾隆《新蔡县志》卷2《乡镇》:西路有“李庄桥镇”,“通舟楫,颇有商贾”。

  • 夏、商、周国名。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二十四里葛伯屯。《尚书· 商书 · 仲虺之诰》: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 《孟子· 滕文公》: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春秋》: 桓公十五年 (前697)

  • 安图县

    清宣统元年(1909)置,属奉天长白府。治所在娘娘库(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江镇)。民国《安图县志》卷1:“拟在图们江之左岸创设县治,以保国界,故定名安图。”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

  • 顺天湖墟

    即今广东东源县北顺天镇,北接连平县界。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河源县北有顺天湖墟。

  • 垂棘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潞城县北。《左传》: 僖公二年 (658),“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古邑名。春秋晋邑。以出美玉称著,在今山西省潞城市北。《左传》僖公二年(前658年):“晋

  • 袁市镇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梭罗乡西三里袁家溪。在四川省邻水县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清代兴集。镇人民政府驻袁市,人口8770。以姓氏名场。1950年置袁市乡,1958年改公社,

  • 思摩部

    又作思麽、思麻。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即今云南思茅市。元代属元江路。又作思么部。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元时属元江路,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