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沩水

沩水

①湘江支流。在今湖南望城县北。《水经·湘水注》:“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径新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引《寰宇记》称,沩水出大沩山。

②即今广西东北部漓江上源支流大溶江。《水经·漓水注》:沩水“出西北邵陵县界,而东南流至零陵县西,南径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赖恭, 自广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步骘,即是地也。沩水又东南流,注于漓水”。


古称玉潭江。因源于沩山,故称今名。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中部偏东。上源有南、北两支,南支出扶王山,北支源于大沩山,两源于直田汇合,流经宁乡、望城等县,再分两支东流,入湘江。长144千米,流域面积 2430 平方千米。富水力资源。建有黄材水库及黄材、小龙潭、鸡子湾等水电站。支流有乌江、八曲河等。


猜你喜欢

  • 天宝县

    唐天宝三年(744)改番禾县置,属武威郡。治所即今甘肃永昌县。《寰宇记》卷152:“以界内天宝山出醴泉并石花,民取以为面,贫者赖之,遂改为天宝县。”乾元元年(758)属凉州。长庆中改名番和县。古县名。

  • 鸦髻山

    一作丫髻山。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关口山” 条下: “其东南曰鸦髻山,有飞燕洞,容百余人,乡人尝避兵于此。” 《清一统志·宁国府一》:丫髻山 “在宁国县东南八十五里。南唐时

  • 思塔节寨

    明代西藏地名。即今西藏拉萨市辖达孜县别称。

  • 亨州

    北宋政和四年(1114)改羁縻霸州置,治所在嘉会县(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东北与汶川县西北邻近地。宣和三年(1121)废。北宋政和四年(11

  • 夏代国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杜注: “鉏,羿本国名。” 《寰宇记》 卷57卫南县: “故鉏城在县东十五里。”

  • 盈江设治局

    1932年改干崖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三十里旧城镇。民国 《云南行政纪实》: “境内有大盈江,因以命名。” 1952年改盈江县。1935年由腾冲县析置,治乘龙街(今云南盈江县旧城镇

  • 朝阳府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升朝阳县置,属直隶省。治所在朝阳县 (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凌源、建平、建昌、北票及阜新等市县地。1913年降为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朝阳县置,治

  • 也里古纳河

    亦作阿鲁兀纳么连、鄂尔姑纳。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元史·特薛禅传》:“初,弘吉剌氏族居于苦烈儿温都儿斤、迭烈木儿、也里古纳河之地。”又《孛秃传》:“太祖曾潜遣术儿彻丹出使,至

  • 嘉兴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笼县 (今越南永富省青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山萝省及永富省、河山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地入安南。

  • 火占国

    亦作火站。即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明史·西域传》:坤城“奉贡通名天朝者”有火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