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口

河口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26英山县 “皮家店” 条下: “河口巡司,旧在县东三十里。亦元废。”


(1)集镇名。(1)在安徽省太湖县西北部。河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 因处半街、徐冲两河汇流处,故名。产稻、小麦、甘薯、茶叶、生漆等。有综合加工、砖瓦等厂。太岳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石台县东部、毛坦河北岸。属七都镇。人口350。原河口乡人民政府驻地。因毛坦河、岳坑(河)交汇处得名两河口,简称河口。有天然保健品、竹木加工等厂。村落沿公路两侧呈矩形分布。大青公路经此。村西南毕家为明毕锵故里。(3)在湖南省绥宁县城西部、河口溪汇入巫水处。河口苗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 地以溪得名。街区沿溪两岸分布。产木材、楠竹、玉兰片、香菇、木耳、猪、牛、羊。有农机、竹木加工厂。绥洪公路经此。巫水可通航。(4)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中部偏北。属河口街道办事处。人口 2200。 原河口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处南山河与源于云坑的小河交汇处,故名。地处西江南岸丘陵区。主产稻、茶叶、香蕉等。有石料建材、石料工艺、陶瓷、制砖、家具等厂。325国道经此。三茂铁路云腰支线经此设站。(5)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部。人口 1100。 河口乡人民政府驻地。因地处牛栏江出寻甸坝子处,俗称大河口,简称河口。产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蚕茧等。公路通县城接寻迤公路。(2)村名。(1)在江苏省高邮市东部、北澄子河与海陵溪交汇处。属甘垛镇。人口 1400。 因地处北澄子河、海陵溪和大启河交汇处得名。有粮食加工、复合肥等厂。高兴盐公路经此。北澄子河上设有河口大桥,有公路通汤庄。(2)在安徽省怀宁县东南部,皖河入长江口。属海口镇。人口 1300。 为县主要棉花产区。沿江水域有白鳍豚和鲥鱼。通水运。


猜你喜欢

  • 关中道

    1914年由陕中道改置,属陕西省。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陇县、千阳、麟游、长武、彬县、旬邑、铜川、 白水、澄城、合阳、韩城以南, 宝鸡、眉县、周至、户县、西安、长安、柞水、商州、丹凤

  • 塔尔巴哈台 (臺) 山

    在今新疆塔城市北、哈萨克斯坦东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塔尔巴哈台鄂拉 “为准境北屏。山有特里特额达巴,尤称险隘”。

  • 和川路

    即碉门路、夔松路。唐、宋雅州通吐蕃三路之一。即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溯天全河而上,越马鞍山或二郎山,西至康定县。《寰宇记》 卷77雅州严道县: “和川路在县界,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从大渡河西郭至吐蕃

  • 上堡市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黄市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竹塔市”条下:“上堡市,在(耒阳)县南四十里。地多冈陵,产铅锡,有锡坑三十余所。”

  • 黄盖湖

    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南黄盖湖。《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黄盖湖 “在嘉鱼县西南八十里,分属蒲圻县及湖南岳州府临湘县,由石头、清江二口入江。《县志》: 相传孙权论赤壁战功,以此湖赐黄盖,故名。明洪武初以赐武

  • 西安平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叆河尖古城。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后为泊汋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叆河尖古城。属辽东郡。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或简称安平县。《资

  • 冷泉关

    又名古川口、灵石口。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三十里雀鼠谷北口。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入关则左山右河,中道一轨,为南北咽喉。《明史·聂豹传》:明嘉靖间,“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

  • 云陵县

    西汉始元二年(前85)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古城村。《汉书·外戚传》:昭帝“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邑三千户”。县因此得名。元始四年(4)废。古县名。西汉昭帝置。

  • 方便城

    在今四川温江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67温江县“鱼凫城”条下:“又北五里有方便城。《志》云:汉朱遵所筑。”《清一统志·成都府二》:方便城“去鱼凫城五里。周四里。汉朱遵所筑”。

  • 问政山

    在今安徽歙县东四里。《方舆胜览》卷16徽州:问政山“在歙县东五里。唐有于方外者, 自荆南掌书记弃妻从太白山道士学养气之术。时从弟德晦为歙州刺史,方外来访之,德晦为筑室于此,号问政房。县人聂师道少事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