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武垣县置,为瀛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河间市。大业初为河间郡治。唐复为瀛州治。北宋为河间府治。元为河间路治。明为河间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武垣县置,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初属瀛州,后改河间郡。唐属瀛州,宋为河间府治,元为河间路治,明、清为河间府治。1990年撤销,改设河间市。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武垣县置,为瀛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河间市。大业初为河间郡治。唐复为瀛州治。北宋为河间府治。元为河间路治。明为河间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武垣县置,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初属瀛州,后改河间郡。唐属瀛州,宋为河间府治,元为河间路治,明、清为河间府治。1990年撤销,改设河间市。
南朝梁置,属司州。治所在梁安县 (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北周废。
简称益兰州等处。元置,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益兰州(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尔西南)。辖境相当今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以至于北海。《元史·地理志》:“至元七年,诏遣刘好礼为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峡山镇。清乾隆元年(1736) 移吉安巡司驻此。
一名方城山。又名方岩。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宋《嘉定赤城志》卷20黄岩县:王城山“在县南七十五里。石累叠如城,本名方城山……天宝六年改今名”。
①地区名。(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西北隅,折北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自北向南流的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尔雅·释地》:“两河间
即古祁夷水。在今山西广灵县南。源出广灵县西三十里,东流入河北蔚县,入桑干河。《清一统志·大同府》: 祁夷水 “在广灵县南关外。郑康成、颜师古以此为呕夷川。今名壶流河”。古称祁夷水。《元和郡县志》:“沤
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为乌苏里江主航道西侧小岛。该岛形成时间较晚。1915年前后,因江水与山水冲刷,将中国一侧河岸冲开,逐渐形成一岛,以后河道逐渐向中方一侧移动,使中方一侧江面加宽。珍宝岛历来属虎林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南二十二里埠村镇。清光绪 《章丘县乡土志》 有埠村镇。1948—1953年为章丘县驻地。
在今河北高阳县西二十里。为三关之一。《清一统志· 保定府三》: 草桥关,“周显德六年(959) 复三关以控燕蓟,雄曰瓦桥,霸曰益津,高阳曰草桥,俱置重兵”。在今河北省高阳县西。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
北宋嘉祐四年(1059)改益州路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大渡河以北,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以东一小部分地区。元初废。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置,治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