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泉山

泉山

①又名白水山。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新唐书·高丽传》: 唐咸亨二年 (671),高丽酋长钳牟岑叛,诏高侃、李谨行讨之,“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即此。

②一名大罗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岸。《汉书·朱买臣传》: “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 ‘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寰宇记》 卷99永嘉县: 泉山,“ 《永嘉记》:山北有众泉,天旱此泉不干,故以名山”。

③一名清源山、北山、齐云山。即今福建泉州市北清源山。《寰宇记》 卷102泉州晋江县: 泉山 “在州北五里,(州) 因此为名”。《方舆胜览》 卷12泉州: 泉山 “郡之主山。又名北山,在州北五里。……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川,以清源名郡,岂亦本于此”。《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晋江县: 泉山在 “府城东北八里,一名清源山,一名北山,一名齐云山,……嘉靖三十七年,倭贼掠凤山、清源山,犯南安”,即此。

④一名泉嵩。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寰宇记》 卷101建州浦城县: 泉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记》 云,山顶有泉分为两派,一入处州,一入建溪”。

⑤即冶山。在今福建福州市内。因山上有天泉池,故名。《闽都记》 卷8载: “将军山在贡院西南,一名冶山,又名泉山,闽越故城即此。”

⑥又名白水山。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元和志》卷34增城县: 泉山 “在县西三十二里。其上多漆树”。


(1)古山名。(1)即今福建省泉州市北清源山。《读史方舆纪要》泉州府晋江县:泉山在“府城东北八里……(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贼掠凤山、清源山,犯南安”,即此。(2)即“白水山”。(2)集镇名。在江西省彭泽县北部,北临长江。属龙城镇。人口2070。为原泉山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境内泉水山得名。主产棉花、稻、油菜籽,盛产鲜鱼。有砖瓦、石灰、硫黄等厂及水产场。牛九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新都侯国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成帝永始元年 (前16) 封王莽为新都侯。东汉废。今新都城遗址尚存。西汉永始元年(前16年)分新野县都乡置,治今河南省新野县东。东汉废。

  • 中渭桥

    秦始皇修建,初名横桥,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初名渭桥或石柱桥。武帝后称中渭桥。《三辅黄图》卷6引《三辅旧事》云:“秦造横桥,汉承秦制,广六丈三百八十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为石柱桥。”《元和志》卷1咸阳

  • 石闾山

    在今山东泰安市南四十五里。《汉书·武帝纪》:太初三年(前102)“䄠石闾”。又《郊祀志》:“石闾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仙人闾也。”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南。《汉书·武帝纪》:太初三

  • 鸿沟

    ①古运河名。《水经·渠水注》 引 《竹书纪年》 作大沟。战国魏惠王十年 (前360) 开凿。《史记·河渠书》: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故道自今河南

  • 三多寨

    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北群乐乡。民国《富顺县志》卷3:三多寨“上距县百一十五里。场附砦垣高踞山半,毘连内邑,托庇金汤”。

  • 关索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安庄卫。治所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废。

  • 宁远城

    ①金置,属阿干县。当在今甘肃兰州市附近。②一名固勒札。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伊宁市。城东冈上有乾隆《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碑》。光绪十四年(1888)置宁远县于此。19

  • 崇仁山

    ①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北罗山。《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 崇仁山 “在县西四十一里。旧名罗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崇仁山”。②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崇仁山 “在修仁县南五里。高数百丈

  • 殷城县

    隋开皇初改苞信县置,属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旧唐书·地理志》: “取县东古殷城为名。” 大业初属弋阳郡。唐武德三年为义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光州。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为商城县。

  • 猫儿窝

    又作猫儿庄。在今江苏邳州市南运河东岸。《明史· 河渠志五》: 万历三十年 (1602),议“浚猫儿窝等处之浅”,以终泇河未就之功。即此。清时邳州州同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