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泉州渠

泉州渠

在今天津市东北。三国曹操为沟通潞河和泃河而凿。渠因在泉州县而名。《三国志·魏书·太祖纪》: “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 《水经·淇水》: “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泒河尾也,又东泉州渠。” 泉州县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故泉州渠南口必在泉州县东南、笥沟与清河(今海河) 汇口之东。北口当在沟河入鲍丘水口附近。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乌桓时为运输军粮所开的运河。因渠南起泉州县(今天津武清区西南),故名。渠水上承潞河,即今天津市区的海河;下入鲍丘水,合口在泃河口东,称为泉州口,当在今天津市宝坻区境内。其渠北魏时已涸废。


猜你喜欢

  • 沈家门山

    即沈家山。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清一统志·宁波府一》:沈家门山“在定海县东九十里,外通莲花洋,最为要地”。

  •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在今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新建碑亭内。《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府: 石城 “在府城北二十余里。隋牂牁郡地,唐为庄州石城县,属黔州都督。昔有一碑,乃段氏与三十部诸蛮立誓盟之碑”。清康熙十八年 (1679)

  • 下洪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新安府。治所在长津县(今越南东北部海兴省嘉禄)。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东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入安南。

  • 太武山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太武山。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山川》:太武山“在漳浦县东北。蔡如松《十辩》云,去州二百八十里,东邻大海。世传越王建德尝避兵于此。按《史记》: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未有名建德者,惟

  • 菱溪

    一名荇溪。在今安徽滁州市东。为清流河支流。《舆地纪胜》 卷42滁州: “菱溪在清流县。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欧阳修有 《菱溪石记》。本名荇溪,避杨行密嫌名改曰菱溪。” 《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菱

  • 邢浦

    在今浙江绍兴市北。《晋书·谢琰传》:孙恩起义“入余姚,破上虞,进及邢浦,去山阴北三十五里”。即此。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孙恩破上虞,进及邢浦,会稽太守谢琰遣参军刘宣之击破之,

  • 白沙江

    ①在今广西平南县南。源出桂平县东南沙坡,东北流入平南县境,于武林镇西入浔江。《清史稿·地理志》 浔州府平南县:“浔江自桂平入……白沙江自桂平东北流注之,东入藤县。”②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水经

  • 西神山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方舆纪要》卷25引《吴地记》云:慧山“古名华山,一名西神山, 又名斗龙山”。即“惠山”。

  • 扶岚山

    在今广西上林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09上林县:扶岚山“八山分矗,若扶摇云山之上。一名八角山”。

  • 正西县

    西魏置,属芦北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南五十五里。隋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西魏置,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南。隋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