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泗水

泗水

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尚书· 禹贡》:“浮于淮泗。” 泗即泗水。古泗水自鲁桥以下又南循今运河至南阳镇,穿南阳湖而南,经昭阳湖西、江苏沛县东,又南至徐州市东北循淤黄河东南流至淮阴市西南,注入淮河。金以后自徐州以下一段为黄河所夺,元以后鲁桥至徐州一段又为南北漕运所经,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明隆庆、万历间,先后开新运河于昭阳湖、微山湖东,下接泇河以通运。自南阳镇至徐州一段故道,不久淤为平地。清咸丰五年 (1855) 黄河北徙,金、元以来为黄河所夺之徐州以下一段故道亦淤废。


(1)古水名。又名清水、清泗。《史记·夏本纪·正义》:“泗水源出兖州泗水县东陪尾山,其源四道,因以为名。”源出今山东省泗水县蒙山南麓,西南流,在山东省鱼台县东转东南,经江苏省徐州市大致循黄河故道至淮安市西南入淮河。金后徐州以下河道为黄河所夺。元以后仅称今山东省济宁市南鲁镇以上河段为泗水。(2)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中部偏北、桑江西岸。泗水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60。因有纳刷、沂潭、潘内三条溪水与桑江在此汇合,故名。主产稻、油茶、油桐。龙胜—城步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富平侯国

    西汉改厌次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东汉复为厌次县。西汉宣帝封张延寿为富平侯,改厌次县为富平侯国,治今山东省阳信县东南。东汉国除,仍为厌次县。

  • 水窦

    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咸丰元年(1851),赛尚阿等奏永安州城失守折:太平军败清军,“现踞州城并附近之莫家村、卫龙村及水窦等处”。

  • 扞关

    ①一名楚关。在今湖北土家族自治县西七十里巴山村南。《战国策·楚策》:张仪说楚王曰:“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拒扞关,则从竟陵巴东,尽城守矣。”《史记·楚世家

  • 武定关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湟水南岸。清同治二年 (1863),回族首领马桂源等据险反,官军数日始克。

  • 巴耳打阿

    在今阿塞拜疆里海西,靠近库拉河。《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耳打阿”。

  • 陶丘

    一名釜丘。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尚书·禹贡》: 济 “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即此。古邑名。又作釜丘。春秋宋地,战国属齐,后又属魏。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尚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荥

  • 献县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献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献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56.6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乐

  • 边吴淀

    又名边吴泊、边河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南、北二边吴村一带。《宋史·河渠志五》:“自边吴淀西望长城口, 尚百余里, 皆山阜高仰,水不能至,契丹骑驰突,得此路足矣。”北宋明道末,引塘水开方田以防辽,“自边

  • 辟 (闢) 望港口

    在今广东澄海市南。《方舆纪要》卷103澄海县: 辟望镇 “在县南南洋村滨海。……嘉靖三十八年,官军败倭贼于南阳湾,贼奔聚辟望海口。明年,官军捣平之”。

  • 东魏郡

    北魏改魏郡置,属齐州。治所在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后徙台城(今济南市东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等地。北齐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