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洋河镇

洋河镇

①即白洋河镇。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以产名酒 “洋河大曲” 著称。

②又名杨宅。即今江西安福县西洋溪乡。《明史·地理志》 吉安府安福县: “西有罗塘巡检司,治洋泽,后迁江背,俱仍故名。” 《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萝塘巡司 “在安福县西九十里洋泽寨。宋初置巡司于时砻镇,乾道三年移驻于此。明嘉靖中设同知驻防,寻复改巡司,万历中移驻江北口,今因之,而洋泽司址仍存”。


(1)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南部。面积206.1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贾家堡,人口1040。以境内小洋河得名。1958年设乡,后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主产玉米、大豆、稻等。烟草、花生著名。有冶炼、建材、食品、轻工等厂。大盘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东南部、废黄河南岸。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洋河,人口 2.7 万。明代前有河与宿迁市白鹿湖相通,巨浸如洋,名白洋河。清置白洋河镇。《大清一统志》徐州府:白洋河“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自凤阳府虹县流入,即北潼水之下流也。旧为巨浸,望之如洋,故名。本朝顺治年间黄河水决,河口遂淤”。镇以河名。后简称洋河镇。1954年设洋河镇,1958年改公社,1970年复置镇。2000年桃源乡、史集乡并入。产小麦、玉米、甘薯、稻、蔬菜等。有酿酒、造纸、化工、电子、玻璃等厂。酿酒业发达,有“酒都”之誉。特产“洋河大曲”。镇西有美人泉。徐宁、徐淮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胶州市南部。面积129.4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冷家村,人口2000。以姓氏名村。1948年分属临洋、龙山、艾山区。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冷家村乡,1993年更今名。以境内洋河得名。2001年董城乡并入。产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特产有艾山苹果、洋河西瓜、山洲鲤鱼。有羽绒制品、地毯、铸造机械、制鞋、面粉、衡器、萤石、化工、模具、面粉等厂矿。204国道在镇境东部穿过,胶朱、杜河、王张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艾山和刘家大村、十亩田龙山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鲜支涧

    亦作解支涧、西支涧。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晋书· 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北凉 “ (沮渠) 蒙逊为李士业败于鲜支涧”。《资治通鉴》: “ (李) 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

  • 白马戍

    ①北周置,在今山西绛县东北白马山附近。②亦曰白马城。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梁书·杨公则传》:南朝宋“梁州刺史范柏年板为宋熙太守, 领白马戍主”。《水经·沔水注》:“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东对白马

  • 棘津

    亦名石济津、南津。黄河重要渡口。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左传》: 昭公十七年(前525),“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晋书·石勒载记》: “勒引众自酸枣向棘津。” 《水经·河水注》:“河水于是有棘津

  • 唐来渠

    即唐徕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宋史·夏国传》: “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曰汉源,皆支引黄河。”即“唐徕渠”。

  • 乌苏江

    一作乌斯江。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东南。清《西藏图考》卷3:堆达“过竹贡。六十里至乌苏江”。1960年并入墨竹工卡县。

  • 回谢岭

    在今湖南平江县北七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平江县:回谢岭“巉岩峻拔,路出巴陵,行者病其险隘。正德中开凿,遂为通道”。

  • 西水砦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八十里狼牙山上,四面险绝,惟一径攀援于上。《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大同守将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驻易州西水砦”。即此。

  • 唐城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史记·晋世家》:“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正义》 引《括地志》:“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 云尧筑也。徐才 《宗国都城记》 云: ‘……唐者,即燮父所徙之处,其城南半

  • 胡家坨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 胡家坨堡为 “民堡”。

  • 蚕丝山

    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舆地纪胜》 卷154潼川府: 蚕丝山 “在永泰县西二十里。《九域志》 云: 每上春日远近士女游此,以祈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