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阴郡

济阴郡

①西汉建平二年 (前5) 改定陶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东汉属兖州。北魏属西兖州,后移治左城 (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曹州复置济阴郡,治所在济阴县 (今山东曹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成武、金乡、单县等地。唐武德初改为曹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济阴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为曹州。

②东晋侨置,治所在睢陵县 (今江苏睢宁县)。南朝宋入魏,废。

③南朝宋置,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魏改济阳郡,属楚州。寻复故。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为白水县。

④南朝宋侨置,属徐州。治所在睢陵县 (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齐属北徐州。北周属西楚州。隋开皇初废。

⑤南朝梁侨置,属睢州。治所在顿丘县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地。后废。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以济阴国改置,治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甘露二年(前52年)改为定陶国,后复为郡。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菏泽市附近,南至定陶县,北至濮阳地区。北魏移治左城(今山东曹县西北),辖境缩小。北齐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曹州为济阴郡。


猜你喜欢

  • 熙春山

    俗称登高山。在今福建邵武市区西北隅。《清一统志·邵武府》: 登高山 “在邵武县西。嵯峨耸峙,下瞰城郭,为邦人岁时游观之地。旧志谓之熙春山。以上有熙春台也”。俗称登高山。在福建省邵武市区西隅。有金鸡报晓

  • 前城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龙门南,伊河东岸。《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即此。《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县 “有前亭”。古邑名。春秋周畿内邑。在今河南省洛阳

  • 且次县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作且次。《资治通鉴》:魏黄初二年(221),凉州卢水胡等反,张既为凉州刺史,“胡七千余骑逆拒既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

  • 乌撒宣抚司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乌撒路(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

  • 平禾水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武水”条下:平禾水,“《志》云,平禾水出县西北戴家源,经十二渡至石门,出为瀑布,下流经冷水湾,至县东合章水”。

  • 铁冶所

    在今云南晋宁县西南。《清一统志·云南府》: 铁冶所 “在昆阳州南二十里。地产铁,亦为戍守处”。

  • 小北沟

    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东岸小北沟村。民国《黑龙江志稿》卷16金矿:“漠河县阿穆尔河流域、胡玛尔河上游、马扎尔河及小沟扎尔图葛河平地(小北沟漠河老沟等),共五处。”

  • 马龙县

    1913年改马龙州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马龙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东部。属曲靖市。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19.1万。辖5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通泉镇。马龙源自彝语麻笼,麻为“

  • 鄜州

    一作敷州。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北华州置,治所在杏城 (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五里)。隋大业三年 (607) 移治洛交县 (今陕西富县),改为鄜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鄜州,仍治洛交县。辖境

  • 忽汗海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道里记》: “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 即此。清称毕尔腾湖。古湖名。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镜泊湖。因忽汗河(牡丹江)流贯其中,故称。旁有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