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州府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浔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贵港、平南等县市地。清属广西省。民国初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浔州路置,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贵港、平南等市县地。清雍正间又划入今武宣县地。属广西省。1913年废。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浔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贵港、平南等县市地。清属广西省。民国初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浔州路置,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贵港、平南等市县地。清雍正间又划入今武宣县地。属广西省。1913年废。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四里便水市。 《宋史·地理志》 沅州: 便溪 “崇宁三年, 以州改”。清置巡司于此。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宣慰司。后属定番州。清乾隆年间裁。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置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东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柯梅岭”条:“邵岙在(舟山)所东北,其相近者曰吴家山,亦皆倭贼据守处也。”即“东山(2)(5)”。
即廆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清一统志·河南府一》:谷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孝水出焉”。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高堰乡。清设把总驻守。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乐蟠县置,属合水县。即今甘肃合水县治 (西华池镇)。元废。
亦名兴城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流至永丰仓(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合渭入黄河。《新唐书·食货志》:“秦汉时,故谓兴成堰,东达永丰仓。太和初,咸阳令韩辽请疏之, 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堰成,罢挽车之牛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旧唐书·吐蕃传》: 唐开元十六年 (728),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与吐蕃接战,“破其大莫门城,……又焚其骆驼桥而还”。即此。(1)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
在今广东广州市六二三路沙面东桥侧。1925年6月23日,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省港罢工工人和广东各界人民举行十万人集会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途经沙基时,突遭盘踞对岸沙面租界的英、法军队开枪屠杀,此即
在今陕西商南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4商南县“分水岭”条下:大小岭关“南望荆楚,数百里如在目前”。《清一统志·商州》“小岭关”条下:“又南十里有大岭关,峰峦高峻,可以南望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