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凉山

清凉山

①即今山西怀仁县西清凉山。《金史·地理志》: 大同府怀仁县有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清凉山在 “县西二十里。旧有砖塔及利国冶铁”。

②古称石头山,又名石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汉中门内。南唐时山半建有清凉道场,故改今名。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山中有清凉寺、扫叶楼、乌龙潭及六朝、南唐古井等许多名人遗迹,是南京市名胜之地。

③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57延安府肤施县 “嘉岭山” 条下: “城东北有清凉山,上有尸毗岩及万佛、仙石等洞。”


(1)古称石头山,又称石城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城区西侧。海拔63.7米。为一红色砾岩低丘,长江曾流经其西麓,形势险要。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此建金陵邑。公元212年东吴孙权又在金陵邑原址筑石头城,故亦称石城山。南唐时建清凉道场,改今名。有清凉寺、扫叶楼等古迹。今辟为公园。(2)曾称太和山。在陕西省延安市城区北、延河北岸。海拔1219米。山体由砂岩、页岩构成,上覆黄土。为梁状山地尾部,长期受流水侵蚀,渐成峁状。北部和缓,东、南、西三面较陡。有佛教石窟四座。其中以北宋时开凿的第一窟最大,屏壁及窟室四壁满雕佛像,有“万佛洞”之称。1941—1947年间,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总社、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等单位驻此,留有旧址。(3)“五台山”的别称。


猜你喜欢

  • 向县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属沛郡。三国魏废。

  • 织金河

    在今贵州织金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大定府》: 织金河 “其水东流入黔西州境,注于鸭池河”。

  • 南新场

    北宋乾德五年 (967) 置,属新城县。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淳化五年 (994) 升为昭德县。六年 (995) 改名南新县。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置,在今浙江省富阳市西北。淳化五年(994年)升为昭

  • 丰利山

    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隋书·元谐传》:开皇元年(581),吐谷浑寇凉州,“谐率兵出鄯州,趣青海,邀其归路。吐谷浑引兵拒谐,相遇于丰利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十三

  • 大甲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清为大甲堡,设巡司于此,属苗栗县。日本占领后,初设大甲区,属台中厅大甲支厅。1920年改设大甲街,属台中州大甲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甲镇。

  • 邱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置,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三十里沙桥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南华县地。天宝后废。

  • 叶榆河

    又作叶榆水。即今云南洱海源的弥苴佉江和洱海出口的西洱河、黑惠江。三国至南朝称叶榆河。《水经》:“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界,屈从(叶榆)县东北流,过不韦县,东南出益州界。”但古人未全了解叶榆河源流,故《水

  • 南北寨

    在今山西大宁县境。《方舆纪要》 卷41大宁县: “南北寨在县南北,去城各一里。元末右丞时公权、院使李子厚置此戍守。”

  • 白砂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杭武县治此。

  • 老僧口镇

    金置,属历城县。在今山东济南城东北七十里老僧口村。古镇名。金置,即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北老僧口村。《金史·地理志》:济南府历城县有老僧口等六镇,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