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江

清江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南之赣江。《舆地纪胜》卷34临江军: 清江 “发源于清江县”。《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 清江 “在府城 (今临江镇) 南,即赣、袁二江之合流也。赣水自吉安府吉水县流经峡江、新淦二县,而北至府南十里万石洲南,西会于袁水”。

②又名夷水、盐水。在今湖北省西南部。为长江支流。源出湖北利川市西部齐岳山东麓,东流至枝城市北注入长江。《水经·夷水注》: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 《明一统志》 卷62荆州府: 清江 “在长阳县南。一名夷水。源出旧施州开蛮界,经建始县境流入本县,至宜都县入大江,以其流独清而不混,因名清江”。

③在今广西横县东十里。《舆地纪胜》 卷113横州: 清江 “在宁浦东十五里。有嘉鱼穴”。《方舆纪要》 卷110横州: 清江 “源出州北,经六么山下。又南有从化水流合焉,注入郁江”。

④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清江 “在县西南九里。亦在葵山”。

⑤即㵲水。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 《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 清江 “经镇远府境,曰镇阳江。流至府西三十里,曰住溪,以众水所潴也。又东经城南,曰架溪。至府东三十里,曰平溪。流入湖广沅州境,注于沅江”。


古称夷水,又称盐水。长江中游支流。在湖北省西南部。《水经注·夷水》:“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源出利川市齐岳山,流经恩施、长阳、宜都等市县,在宜都市区汇入长江。长423千米,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64米3/秒。流经多山地,落差很大。主要支流有贡水、海洋河等。流域内森林茂密,景色秀丽。为长江荆江段洪水的主要来源,夏季常有洪灾。1994年建有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普厅塘

    即今云南富宁县治。清有广南府经历驻此。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富州还治于此。1913年后为富州县治。1937年后改为富宁县治。

  • 枣园渠

    在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枣园乡附近。清改为顺水渠。《清一统志 ·宁夏府二》: 顺水渠 “旧曰枣园渠,袤三十五里,溉田九十五顷,今改名,长七十里,溉田三十七顷”。

  • 野川镇

    即今山西高平县西野川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野川镇 “在高平县西南二十里”。在山西省高平市中西部。面积93.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野川,人口2760。地处许河谷地,土肥草绿,地旷

  • 嵓录县

    即岩绿县。隋置,为朔方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本嵓录,贞观三年更名。”

  • 萨摩陂

    在今河北沧县北。《元和志》 卷18沧州长芦县: 萨摩陂 “在县北十五里。周回五十里。有蒲鱼之利”。

  • 六陈墟

    即今广西平南县南一百十里六陈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东南有六陈墟。

  • 桑庄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三十里桑庄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三月,太平军 “后股尚在邓州桑庄、腰店”。

  • 佐隍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佐隍山“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环绕县右,其并峙者曰宝盖山”。

  • 白壁关

    即今山西孝义县西北二十里白壁关。唐置戍于此。

  • 裴村

    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会昌五年 (845),“诏发昭义骑兵五百、步兵千五百戍振武,节度使卢钧出至裴村饯之”。即此。《方舆纪要》卷42潞安府: “裴村在府西北五里。”(1)古地名。在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