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河郡

清河郡

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清阳县 (今河北清河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桓帝时改为清河国,移治甘陵县(今山东临清市东北)。三国魏复为清河郡。西晋为清河国,治所在清河县 (今临清市东)。其后辖境缩小。北魏仍改为郡。北齐移治武城县 (隋改名清河县,在今清河县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贝州为清河郡。


西汉置,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清河及枣强、南宫市部分地,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部分地。东汉改置为国。北魏仍为郡,治甘陵县(今山东临清市东北)。北齐移治武城县(今河北清河县西北。隋改名清河县,移今清河县西),隋开皇初省。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隋大业七年(611年)张金称、高士达起义于此。


猜你喜欢

  • 邸水

    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之黄坑河。《水经·溱水注》:“江水又径始兴县南,又西入曲江县,邸水注之。水出浮岳山,山蹑一处,则百余步动,若在水也,因名浮岳山。南流注于东江。”

  • 黄陵山

    一名湘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五里。上有舜二妃墓。山下有黄陵亭。《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 《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 博陵郡

    ①东汉本初元年 (146) 置,治所在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建安末废。西晋改为博陵国。北魏复为博陵郡。治所在鲁口城 (今河北饶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深州、饶阳、安国等县市地。北齐移治安平

  • 简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 改为缘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简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六年 (623) 改为南简州。②

  • 会军山

    亦作会军堂山。在今四川中江县南。《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会军山,“《寰宇记》:在铜山县东北。《旧经》云:汉昭烈入蜀,遣诸葛亮、张飞略地至此,里人以牛酒犒师,因名”。《方舆纪要》卷71中江县:会军山

  • 多布库河

    即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东南多布库尔河,为嫩江支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多布库尔河,《通志》作多博库里,《盛志》作多博和里,蒙古语:多博,隆也;和里,二十数也。《纪略》作多布科尔,《提纲》作博库里

  • 北川州

    即比川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 蒋陵

    又名西陵、孙陵。俗名松陵冈。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又称吴大帝陵。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寰宇记》 卷90上元县: 吴大帝陵 “在县东北蒋山南八里。按 《丹阳记》: 蒋陵因山为名”。《晋书· 苏

  • 拾翠洲

    即今广东广州市城区西南、珠江白鹅潭沙面。唐陆龟蒙 《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诗: “侯吏多来拾翠洲”,即此。《方舆纪要》 卷101 广州府南海县 “琵琶洲” 条: 拾翠洲 “在府西南三十里。古有津亭,今建

  • 匪平川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悉州 “载初元年移治匪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