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温水镇

温水镇

金置,属文登县。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温泉镇。


(1)在山东省平邑县中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温水,人口1.6万。明初建村,因村西有温泉东流故名。1945年北部村庄属蒙山县,南部村庄属费县。1946年费县改称平邑县。1952年撤销蒙山县,分属平邑县三、八、十、十一区。1958年撤区,大部分村庄属铜石乡;同年冬,分属火箭、元帅、光明公社。1959年分属铜石、柏林、东阳公社。1984年分属铜石、柏林、平邑、东阳区。1985年撤区建温水乡,1994年建镇。浚河流经。有上泉、老虎泉、张家泉等多处泉水。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苹果、大蒜。有地毯、绣花、石料、家具等厂。兖石铁路及327国道经此。古迹有堡前庄商周文化遗址。(2)在贵州省习水县西北部。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温水场,人口4740。原址大木林村有一泉,冬暖夏凉,镇以泉名。清乾隆二年(1737年)迁移今址,三年设遵义府温水经历,二十年设温水汛。道光十二年(1832年)置温水理民经政厅。1914年于此置温水分县。1915年为习水县治,旋迁官渡镇。1932年置温水镇。1950年习水县人民政府迁此,1951年县治迁东皇殿。1953年分置温水镇及文星、楼底、梨园、典脚、大水、下坝、罗汉、目里乡。1958年并建红旗公社和团结公社。1961年后分置温水、平原、典足、大水、目里乡。1983年增置温水镇。1992年以一镇五乡合并置温水镇。喀斯特地貌发育。产稻、玉米、高粱、烤烟、油菜籽。有罐头食品、棕丝、制糖厂及五金、竹棕器等手工业。为县东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物资集散地。桐赤、温赶公路在此交会。(3)在陕西省陇县北部偏中。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把关口,人口670。镇以境内温水河得名。镇区唐宋时曾驻兵把守,故名把关口。1949年设把关口乡,1958年改温水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核桃、柿子、烟叶。有面粉、综合加工、机砖等厂。宝平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泰兴场

    即今四川新都县东南太兴镇。民国 《新都县志》 卷1: 泰兴场 “一名新唐子,明为金安镇,清初名复兴场。在县南二十里”。

  • 白泥河

    在今贵州余庆县东南。《明史·地理志》余庆县:“东南有白泥河,下流合于思南河。”

  • 安乐山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宋《咸淳临安志》卷24余杭县:“安乐山在县东二里。高一百五步,周回五里。耆老云:钱氏之子于此筑庵,养疾而愈,故号安乐。”②又名合江山、少岷山、笔架山。在今四川合江县

  • 牛厄曲营

    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牛厄曲营在“县北百二十里。嘉靖二十四年置, 防新兴黄三坑、恩平君子山等贼”。

  • 西义州

    唐贞观四年(630)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八年(634)改为可州。

  • 沙湖村墟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沙湖镇。清道光《恩平县志》卷4:“墟市”有沙湖墟。

  • 木烛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鸬鹚滩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八十里沅水中。《清一统志·辰州府一》: 鸬鹚滩 “乱石横江,舟航所畏”。

  • 齐康郡

    南齐改徐闻县置,属广州。治所在广东徐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徐闻县地。隋开皇十年(596)平陈后废。南朝齐置,治齐康县(今广东徐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徐闻县一带。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沙北县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舞阳县析置,治河北街(今河南舞阳县东北侯集)。以在沙河之北而得名。同年年底撤销,并入舞阳县。旧县名。豫皖苏解放区设。1948年3月由河南省郾城、舞阳二县沙河以北地区及襄城、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