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运河
即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民国 《广西省》 第四编兴安县: 湘桂运河 “古称灵渠,又名漓水。俗以其三十六陡,又名陡河。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长约六十里。肇凿于秦监史禄,继疏于汉将马援,以利灌运,湘桂二省水路交通亦于是乎赖焉。历代疏修,共达二十余次,东则遮湘水之故道而改趋花桥以至大西门,后入于湘。西南凿渠五十余里,以通大溶江”。
即“灵渠”。
即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民国 《广西省》 第四编兴安县: 湘桂运河 “古称灵渠,又名漓水。俗以其三十六陡,又名陡河。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长约六十里。肇凿于秦监史禄,继疏于汉将马援,以利灌运,湘桂二省水路交通亦于是乎赖焉。历代疏修,共达二十余次,东则遮湘水之故道而改趋花桥以至大西门,后入于湘。西南凿渠五十余里,以通大溶江”。
即“灵渠”。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贡寮乡东南隅,为台湾岛东北端。因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登陆,称“Santiago”,音译为“三貂”。明末流寓沈光文《平台湾序》称为“三朝”,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有“山朝山
在今江苏苏州市娄门内。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为大宏寺。明嘉靖初御史王献臣失意归乡,在此建园。借用晋代潘岳 《闲居赋》 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的语意,取名拙政园。清代
①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千秋岭上。南宋初置,以为临安藩卫。《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分命浙西监司等官,募土豪守千秋、垂脚、襄阳诸岭,以扼宣、常诸州险要”。②在今浙江临安
又名天尊柱。在今云南弥渡县城西南十二里铁柱庙内。柱残高3.3米。圆周1.05米,身由五节衔接铸成,题记为 “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午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 为南诏第十 一世王世隆之年号。建极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一百十六里大沩山毗卢峰下。《清一统志·长沙府》: 密印寺 “在宁乡县西一百五十里大沩山。唐元和中,裴休奏建,赐额 ‘密印’,为灵觉禅师卓锡之所。后仰山嗣其法,天下称为沩仰宗。寺极壮丽,
北宋置,属安德县。在今山东临邑县西北。
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许国曾徙于此。《左传》:成公十五年(前576),“许灵公畏偪于郑,请于楚,楚公子申迁许于叶”。昭公十八年(前524),“叶在楚国,方城外之蔽也”。战国末属秦,《史
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黑赖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喀赖河 “在左翼西五十里。源出朱尔汉虎都克,北流入黄河”。
①即汾门。今河北徐水县。《水经· 易水注》: “易水又东流,屈径长城西,又东流,南径武隧县南、新城县北,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亦曰汾水门,又谓之梁门。” 五代周置梁门口寨。②五代
即今河南原阳县东齐街乡。明嘉靖《阳武县志》卷1《市集》:“齐亦集,去县四十里。”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2: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贼踞阳武之齐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