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泥沟铺
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大关镇。《清 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 条下: “又有滥泥沟铺、四方井铺……皆戍守处。”
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五十里大关镇。《清 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 条下: “又有滥泥沟铺、四方井铺……皆戍守处。”
唐置,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三十八里鹿头山,与白马关相对。《新唐书· 地理志》 德阳县:“有鹿头关。” 《资治通鉴》: 唐元和元年 (806),“高崇文又败刘闢之众于鹿头关”。又五代唐同光三年(925),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芙蓉岭“在婺源东七十五里。《高斋诗话》云,婺源五岭高峻,其一曰芙蓉,尤为峻峙。吴黯每行县辄苦之,迫替作诗云,每度芙蓉岭,愁眉惨不开;有命终须过,无灾不再来”。
1937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红泉、宜川二县合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2月改置固临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红泉、宜川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延
又作塔山前卫。明正统十 一年 (144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不详。辖今吉林松原市、农安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地。后废。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今吉林省松原、前郭、农安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治所在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元和志》卷14:“因州界忻川口为名。”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忻州,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定襄县地。天宝元年(742)改
即今浙江桐庐县东北二十二里窄溪镇。《明史·地理志》 严州府桐庐县: “有桐江巡检司,后迁桐君山,又迁窄溪埠”,即此。在浙江省桐庐县东部、富春江南岸。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窄溪,人
亦作奇塔穆木街、旗塔木。即今吉林九台市东北其塔木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吉林府:正北 “一百五十五里奇塔穆木街,街西有大桥通伯都讷厅及长春府等大路”。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永吉县: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之曹娥江。《论衡·书虚篇》:“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水经·渐江水注》:“江水东径上虞县南……亦谓是水为上虞江。”《元和志》卷26:剡溪“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三里。水中石如伏鼋怒鼍。《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 (前662),季友以公命酖叔牙,“饮之,归及逵泉而卒”。
古名大蓬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大蓬山,“ 《志》 云: 山高逾百里,六月积雪不消,或谓之蓥华山”。自然景观壮丽,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又称大蓬山。在四川省什邡市西北。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