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
又名琅山、 浪峤南屿。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 连横 《台湾通史·抚垦志》: “琅在台之极南,或作郎娇,番语也,归化之番凡十八社。”清光绪元年 (1875) 置恒春县。
又名琅山、 浪峤南屿。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 连横 《台湾通史·抚垦志》: “琅在台之极南,或作郎娇,番语也,归化之番凡十八社。”清光绪元年 (1875) 置恒春县。
在今贵州平坝县东南十五里。明曹学佺《名胜志》: “南仙洞在卫东南十五里。石壁高十丈,入洞二十余武,地势宽平,可容千人。” 又郭子章《黔记》 卷8: “南仙洞古名南蛇洞,举人陈宪改今名。”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七年 (430),“秦王慕末为河西所逼,遣其臣王恺、乌讷阗请迎于魏,魏人许以平凉、安定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万五千,东如上邽。至高田谷,给事黄门侍
①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天湖山。《清一统志·永春州》:天湖山“在州西北一百里。峭崿摩空,有泉四时不竭”,故名。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舆地纪胜》卷129建宁府《景物下》:天湖山“在瓯宁县北十里北津下,其山
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1930穆棱县迁治于此。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面通,人口2.4万。因四周多山,街区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故称八面通。194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百户所,属廉州卫。治所在州城内 (今广西钦州市)。二十八年(1395) 升为千户所。后废。
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一百七十里太平乡北永镇村。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热海又四十里至冻城。”
亦作勃泥或浡尼。即今加里曼丹岛。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国王麻那惹加那曾率家属来中国访问,1408年到南京,旋即病死。遵照国王的遗嘱,明王朝以王礼葬于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
在今江西赣县东北。《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龚公山 “在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其上奇峰翠前后连延, 萝木泉池左右襟带。 昔有隐士龚毫栖舍于此,因以名焉”。《清一统志·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南四十六里井店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清军“驰抵开、内交界之井店镇”。(1)在河北省涉县中部。面积101.5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井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