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露寺

甘露寺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始建于三国吴,唐、宋又重建。《新定九域志》:“甘露降于此, 因以名。”

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清嘉庆《资州直隶州志》卷5:甘露寺“唐僧真德建。明正统十二年,寺僧明义补修。国朝乾隆初年,寺僧宏慈重修。嘉庆六年,僧月山增修。寺侧西岩,旧传僧无几修炼处。下有泉可以疗疾。寺以此得名。山门有石坊,明刑部郎中题‘第一禅林’”。今寺之大雄宝殿及壁画为明代物。

③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八里少华峰西。唐张乔、郑谷并有《游少华山甘露寺》诗。


(1)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后废。唐李德裕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镇海节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甘露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以后屡毁屡建,但都建在山上。甘露寺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相传三国时刘备在此招亲。山顶的凌云亭,康有为曾改名为江山第一亭,传为刘备死后孙夫人在此祭他的祭江亭。石帆峰上还有一览亭和清光绪年间移来的万孔玲珑太湖石等。多景楼是甘露寺风景最佳处,宋书法家米芾《多景楼》诗中称“天下江山第一楼”。(2)在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北半山腰。为九华山第一景。与祇园寺、百岁宫、东崖寺并称九华四大丛林。清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地山水环拱,于是倡在此立寺,动工之夕,满山松竹皆滴甘露,兼取义佛经,名甘露寺。乾隆间成为丛林。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寺依山而建,建筑面积 3500 平方米,高达五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四周翠竹修林,蔽天遮日。寺旁有定心石,嵯峨陡峭,行人坐在石上,清风拂来,竹海松涛,使人心宁身爽。

甘 露 寺


猜你喜欢

  • 飞鹅山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县:飞鹅山“在县西南十里,属靖康场,流水环绕,状若飞鹅”。

  • 川沙堡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置,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川沙堡“产盐,商贾辐辏。地名八团镇,有三场盐课司。嘉靖三十六年抚臣赵圻等,奏置川沙堡,筑城周四里,屯设官兵,以备

  • 招贤市

    集镇名。即今浙江常山县东四十里招贤镇。唐为常山镇,咸亨五年 (674) 置常山县。《清一统志·衢州府》: 常山故城 “《旧志》: 故县治在常山北麓。又曰有信安故县,在县东四十里常山乡,地名招贤,盖即常

  • 平洲河

    在今贵州平塘县南。《明一统志》卷88都匀卫:平洲河“在平洲六洞长官司南。水中有洲,土人开肆贸易其上”。

  • 崤底关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旧属永宁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 桥头镇

    ①即今江苏江宁县南桥头村。清 《江宁市政司属疆域表》: 江宁县有桥头镇。②即周铁桥镇。今江苏宜兴市东北四十五里周铁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宜兴县记: “周铁桥镇在城东北四十五里。” 有巡司。民国

  • 庐柳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秦送晋公子重耳入晋,济河

  • 佛山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南海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广东佛山市。简称禅,别称禅城。在广东省中南部,东距广州市18千米。面积 3888.1 平方千米。人口344.2万,是著名侨乡。辖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

  • 绩溪县

    唐大历元年 (766) 改北野县置,属歙州。治所即今安徽绩溪县。《元和志》 卷28绩溪县: “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 北宋宣和三年 (1121) 属徽州。元

  • 合江口寨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合江口寨“在州东。宋皇祐初,侬智高败遁,谋入大理。狄青遣将杨文广追之,至阿迷州合江口,不及而返,是也。或曰合江口即三江口,盘江与众水合流处”。在今云南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