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
①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南丰州。治所在今湖北郧县、郧西县境。八年(625)废。
②1936年由琼山、定安、儋县、陵水、崖县、感恩等县析置,属广东省。治所在牙叉(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之名源于薄沙峒,后置薄沙巡司。白沙乃薄沙的转音。
旧县名。1936年由儋县、昌江、感恩等县五指山区各一部析置,治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1987年改设白沙黎族自治县。原属广东省,1988年划归海南省。
①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南丰州。治所在今湖北郧县、郧西县境。八年(625)废。
②1936年由琼山、定安、儋县、陵水、崖县、感恩等县析置,属广东省。治所在牙叉(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之名源于薄沙峒,后置薄沙巡司。白沙乃薄沙的转音。
旧县名。1936年由儋县、昌江、感恩等县五指山区各一部析置,治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1987年改设白沙黎族自治县。原属广东省,1988年划归海南省。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西三十五里。贞观七年(633)废入平乐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西。属乐州。贞观七年(633年)废。
即今广西合浦县北南流江。《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 晏水 “在合浦县北。源出容州大容山,今属石康”。《方舆纪要》 卷104合浦县: 晏水 “在府东北二十里。源出废石康县界,西会于廉江,亦谓之晏江”。
即今河南尉氏县东十八里乡。清道光《尉氏县志》卷3《村镇》:“十八里村,至城十八里。”
清置,在酉阳州(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一统志·四川统部》:酉阳营“驻酉阳州,旧为绥宁中营守备,嘉庆二年改专营,设游击”。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乡。《方舆纪要》卷16内黄县 “戏阳城” 条下: “ 《志》 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今为亳城集。”
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西藏志·外番》、《卫藏通志》作三札。
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3桂林府: 湖塘 “上下两塘相通,阔百余亩,深十余丈。冬夏不涸,灌溉甚广”。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 锣鼓潭,“山溪之水汇流经此,水石冲激,声如锣鼓,南流入海”。
一作桐城。福建泉州市的别称。五代闽留从效重筑泉州城墙时,于城周环植刺桐,城因此得名。宋、元时回教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写入其旅行记载。《马可·波罗行纪》 亦以刺桐城称泉州。北宋仁宗天圣时,诗人吕造
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南苦水乡庄浪河东岸。西晋初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属广武郡。北魏废。《水经·河水注》: “逆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南,东南入湟水。” 逆水即今庄浪河。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