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西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白沙屿“屿之周围皆有轻白粉沙,故名”。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西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白沙屿“屿之周围皆有轻白粉沙,故名”。
北宋置,属清湘县。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宜湘。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北宋属清湘县。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清一统志 · 建宁府》: 溪源巡司 “在浦城县东北五十里蔡家岭根。亦名溪源隘。明宣德八年,御史杨禧巡视银场,固请增置巡司。本朝康熙二十年,移驻人和里石陂街”。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明《八闽通志》卷4《地理·山川》:投桃洲“在马头江中,其形如桃,故名。洲上有田几千亩”。
①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江南通志·山川五·徽州府》: 紫阳山 “在府南三里,高百九十仞。《府志》 云,宋婺源朱松游而乐之,后寓闽中,常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其子熹,亦以紫阳名其堂,亦不忘也”。南宋淳祐
在今浙州杭州市西。五代晋天福三年(938) 吴越国建净空禅院,宋理宗时改名玉泉寺,清康熙中改为清涟寺。寺内有玉泉。
①西晋改湔氐道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一说在今黑水县。南朝宋废。②东晋永和八年(352)侨置,属宁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境。北周属蜀郡。隋废。③即升迁县。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水经
即今黑龙江省克山县西北六十五里西城镇。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克山县“第四区辖一镇:西城镇”。(1)在河北省阳原县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域,人口3.2万
明宣德五年(1430)置,属后军都督府。治所在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外长城间的赤城、怀来以西和宣化、阳原县以北地区。地势险要,位于京师门户居庸关外,尤其在开平、兴和等卫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沋河。本名首水。《水经·渭水注》: “首水南出倒虎山,西总五水……北入渭。” 《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湭水 “按,元象山即倒虎山。据 《水经注》,则今所谓羊河者,乃湭水正源,而其出石
北周宣政元年(578)分相州置,治所在武城县(隋改为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隋大业初改为清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贝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清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