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岭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清一统志·温州府》:白若岭“在乐清县东。谢灵运渡江而上,从斤竹涧过白若岭,即此”。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清一统志·温州府》:白若岭“在乐清县东。谢灵运渡江而上,从斤竹涧过白若岭,即此”。
在今福建武平县南。《方舆纪要》 卷98武平县: “南安岩在县南八十里。形如狮子。中有二岩,南岩窈窕虚明,石室天成; 东岩差隘,而石龛尤缜密,其中泉石种种奇胜,俗呼龙穿洞。”
①旧名小天台山。在今江西进贤县东七十里。《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栖贤山 “唐抚州刺史戴叔伦携家居此,因名”。②一名三学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十二里栖贤乡。《寰宇记》 卷76金堂县: 栖贤山 “在县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五十五里。西汉属楚国,高帝六年 (前201) 封张良为留侯于此。东汉属彭城国。南朝宋属彭城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徐州。大业初属彭城郡。唐初废
一名禹祈山。又名禹迹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山支脉。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5:“禹期山在太湖中。旧说禹导吴江,以泄具区,会诸侯于此。”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方舆纪要》 卷80长沙府: 板石湖在 “府西三十里。又西五里有石珠湖,又五里有月池湖。府西北鹅羊山下有鹅羊湖。《志》 云: 府境诸湖以数十计,其下流皆通于湘江”。
春秋宋国都城北门。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 六月,楚、郑 “围宋,门于桐门”。春秋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北门。《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楚、郑围宋,“门于桐门”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北八十里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傣语“勐” 为平坝,“满” 为模糊,意即雾障视线的平坝街。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幽都府置,建号燕京。治所在析津、宛平二县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海河以北,遵化、丰南、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内长城以南地区,包括北京市辖区。北
三国吴宫殿名。又称新宫。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宝鼎二年 (267) 孙皓建。《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二年 “夏六月,起显明宫 (即昭明宫),冬十二月,皓移居之”。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南八里。《汉书·何武传》:何武“封氾乡侯,食邑千户。氾乡在琅邪不其”。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谓汎乡城“今俗曰粥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