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道城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古城。《魏书·李崇传》:正光五年(524),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反叛,所在响应,征北将军、临淮王彧大败于五原,安北将军李叔仁寻败于白道,贼众日盛。……(北讨大都督李崇子神轨)“随崇北讨。崇王五原,崔暹大败于白道之北,贼遂并力攻崇”。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古城。《魏书·李崇传》:正光五年(524),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反叛,所在响应,征北将军、临淮王彧大败于五原,安北将军李叔仁寻败于白道,贼众日盛。……(北讨大都督李崇子神轨)“随崇北讨。崇王五原,崔暹大败于白道之北,贼遂并力攻崇”。
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白马县南境置,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因地处韦氏之国,故名韦城。属汴州,后历属杞
亦名八仙峒。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 《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八仙堡“在府东北。即元所置八仙屯也。亦曰八仙峒。本庆远府宜山县地。正统中,割属思恩,置堡于此,仍以八仙为名”。
南宋改迁隆寨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后改为迁隆州。古镇名。南宋时以迁隆寨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后又改置为迁隆州。
战国秦邑。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华阳国志·巴志》: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于是夷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秦置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重庆市云阳县西。《华阳国志·
即今辽宁沈阳市北新城子区驻地。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车站道里表: 新城子驿 “距虎石台驿七里六”。集镇名。(1)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新城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240。明初建长城时在此
隋开皇元年(581)改平阳郡置,治所在平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汾西、洪洞、安泽、浮山等县地。开皇三年(583)废。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郡置,治平河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北新平堡。东汉废。②西晋太康二年(281)析曲阿县延陵乡置,属毗陵郡。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属江都郡。
①汉洛阳城南城西头第一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唐骆宾王 《和李明府》 诗: “津门对小平(按: 即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②天津市之别称。明永乐二年 (1404) 筑城,移天津卫于此,为北京门
即噶大克。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噶尔雅沙。
在今河南南乐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16南乐县:五花营,“唐时河北五镇尝会兵于此,因名。后人因其壁垒,聚居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