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县
唐贞观八年(634)升百丈镇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元和志》卷32百丈县:“今按镇城东有百丈穴,故以为名。”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入名山县, 元祐二年(1087)复置。《舆地纪胜》卷147雅州:铁钱监“开元元年始令雅州百丈县置监,铸铁钱,禁铜钱入川”。明洪武二年(1380)废。
古县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改百丈镇置,治今四川省名山县东北百丈镇。属雅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仍属雅州。元不改。明洪武中省入名山县。
唐贞观八年(634)升百丈镇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元和志》卷32百丈县:“今按镇城东有百丈穴,故以为名。”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入名山县, 元祐二年(1087)复置。《舆地纪胜》卷147雅州:铁钱监“开元元年始令雅州百丈县置监,铸铁钱,禁铜钱入川”。明洪武二年(1380)废。
古县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改百丈镇置,治今四川省名山县东北百丈镇。属雅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仍属雅州。元不改。明洪武中省入名山县。
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铁岭县图: 西南有登仕堡。
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宋史·地理志》 大名府清平县: “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齐乘》: “清平县,旧治在县西四十里清平镇。元丰间漯河决,坏城,徙治明灵砦,即今治也。
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一统河东安口镇。《清史稿·地理志》 柳河县: 官商路 “西南由碗口沟赴兴京”。
唐天宝元年(742)改翼针县置,为临翼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乾元元年(758)复为翼州治。后没入吐蕃。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翼针县改名,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校场坝北。为临翼郡治。乾
①西晋永嘉元年 (307) 分荆、广两州置。治所在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湘州记》 云: “以西临湘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东晋咸
即今四川南部县西北皂角乡。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德丰县。
又称杜尔伯特汗旗。清乾隆十八年(1753)置,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一作敦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浚县西。《诗经·卫风·氓》: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邑名。又作敦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浚县西。《诗经·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即此。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新兴州。治所在普札龙城 (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史· 地理志》: “普舍孙苴内附, 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普舍县。” 明洪武十五年 (
在今江西南康县北一百二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江西省南康市东北。明时置巡检司和税课局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