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溪镇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北宋改为思浪州。唐邕州羁縻州,治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五代后地入交趾。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明宫城西南,白下路与大光路交接处的青溪上。始建于杨吴,称白下桥。明初称为大中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中桥“在长安街西。即古白下桥”。《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大中桥“唐时东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东椗。《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出没浯屿、白坑、东椗……甲洲间,要求互市”。即此。即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南东椗。《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出没浯屿、白坑、东椗、莆头……要求
即铜锣关。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铜锣峡口北岸。《清史稿·地理志》 江北厅: “东: 铜锣峡关,为水路门户。”
即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越绝书 ·吴地传》: “胥门外有九曲路,阖庐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北西螺镇。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有“西螺社”。乾隆间刘良璧《重修台湾府志》作“西螺街”。1945年设西螺镇。台湾土著番社名。又作西螺店。即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北西螺镇。
在今河北香河县西。 《明史·地理志》香河县: “西有板口河, 源出通州东之孤山, 经县界,入于白河。”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元史·泰定帝纪》: 至治三年 (1323) 八月,“癸亥,英宗南还,驻跸南坡。日夕,铁失等矫杀拜住,英宗遂遇弑于幄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七十里黔陬城。东汉废。《水经·胶水注》:“胶水北流径西黔陬城东,晏伏所谓高密郡侧有黔陬县。《地理志》曰:胶水出邞县,王莽更之纯德矣。疑即是县,所未详也。”古县名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置,属和曲州,为武定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明一统志》 卷87武定府南甸县: “旧名洟陬笼,又名瀼甸,讹曰南甸。” 明为武定府治。嘉靖末废。古县名。元至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