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盛乐城

盛乐城

即西汉定襄郡治成东县故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古城。为鲜卑拓拔部及所建代国和北魏初年国都。《魏书·序纪》: 始祖力微三十九年 (三国魏甘露三年,258) “迁于定襄之盛乐”。始祖之子昭皇帝禄官分国为三部,“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东晋咸康六年 (代建国三年,340) 代王拓跋什翼犍定都盛乐。太元元年 (代建国三十九年,376),前秦苻坚灭代,据其地。太元十一年 (魏登国元年,386) 拓跋珪复国,改国号为魏,仍都盛乐。魏天兴元年 (398)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盛,又作成。其址有多处:(1)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西汉置成乐县,为定襄郡治。东汉废。公元3世纪中叶,北魏祖先拓跋力微“迁于定襄之盛乐”,即此。公元313年,代公猗卢筑城,以为北都。(2)北魏盛乐城有二:一为公元337年北魏祖先拓跋翳槐所筑,在盛乐故城东南;一为公元341年什翼犍所筑,《魏书·序纪》但说在故城南八里,故城不知所指,或以为即汉成乐县故地。


猜你喜欢

  • 阁鸦洞

    俗名牛鼻子洞。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清康熙 《贵州通志》 卷6: “悬崖绝壁,下临阁鸦江。舟行洞中,深广不可测。登降以梯乃得上。昔蛮人尝保此以为障蔽。《滇记》: 由阁鸦至大定,洞凡三十有四,而阁鸦最险。

  • 河阳桥

    即河桥。西晋泰始十年 (274) 杜预建造于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戍守重地。唐代通称河阳桥。《唐六典》: 天

  • 杨家城子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40—1953年先后为莒沂边和莒沂县治。

  • 解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三十里城东、城西二村之间。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改北解县。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大业二年 (606) 废。九

  • 桑耶寺

    又译为桑伊寺、桑鸢寺。藏语意为 “无边无际”、“存想”。在今西藏扎囊县东北三十八里桑耶乡南,雅鲁藏布江北岸。建于唐大历十四年(779)。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10世纪后成为喇嘛教宁玛派 (红

  • 右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北七十里那龙镇。②清雍正五年(1727)置,属广西提督。治所在凌云县皈乐墟(今广西百色市北)。七年(1729)改驻百色(今百色市)。后废。

  • 西晋皇陵

    西晋建都洛阳,历四帝52年,除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死于平阳外,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均崩于洛阳,加上追封的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共五帝,其陵均应在洛阳一带。但

  • 临涣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于汉、晋铚县故城置,属睢州。治所在涣北县 (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辖境相当今安徽濉溪、涡阳等县地。北齐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以汉、晋铚县故址置,治今安徽省

  • 铅山州

    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升铅山县置,直隶江浙行省。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北三里。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为县。(铅yán)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升铅山县置,治今江西省铅山县东

  • 赤山市

    南宋置,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宋置,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