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楼山

石楼山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南。《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石楼山在县城南, 山下有濯缨泉,流入杏谷水。”《清一统志·泽州府》:石楼山“在沁水县西南里许,俯瞰县城, 山石崚嶒,望之若楼台状”。

②又名通天山。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水经·河水注》:“蒲川水出石楼山,南径蒲城东。”即此。石楼县以此名。《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北齐文宣帝高洋自离石道讨山胡,大破之,“遂平石楼。石楼绝险, 自魏世所不能至,于是远近山胡莫不慑服”。

③即今山西兴县东北石楼山。《清一统志·太原府》:石楼山“在兴县东北五十里。峭壁孤峰,高百余丈,四面不可梯。唯向北一小径,迂回可达峰头,俯视群山,若培��然”。

④在今浙江义乌市东。《方舆纪要》卷93义乌县:石楼山“在县东二十八里。一名白岩山。四面孤绝,东西两岩相峙,远望若浮图,层级高下,类重楼复阁”。

⑤一名楼观山。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清一统志·西安府一》:石楼山“在盩厔县东南三十七里。峰峦层叠,形势如楼”。


又称通天山。在山西省石楼县东南,与黄云山相连,县以山名。《水经注》:“蒲州水出石楼山。”《资治通鉴》:东汉永和六年(141年),“夏,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击乌桓于通天山,大破之”。胡三省注:“通天山即石楼山也。”


猜你喜欢

  • 旧司坪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五十四里三拱桥乡(旧司坪)。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据岩临流,山路险仄,为营路旁生苗大寨”。

  • 端氏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西晋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废。太和二十年 (496) 复置,属安平郡。隋开皇三年 (583) 属泽州,移治今沁水县东端氏镇。大业初属长平郡

  • 下七山

    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周公顶、沙田一带诸山。《明史·童元镇传》 载:万历年间,“岑溪西北为上、下七山,介苍、藤间,有平田、黎峒、白板、九密等三十七巢。东南为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榄、鱼修等百余巢,

  • 水井

    集镇名。含水井上、下村。在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部。属中和镇。人口 1630。始建于宋,因上村地下水源丰富,任何地方挖井均有水,故名。产稻、花生、甘蔗,造林2000多亩。有公路通此。

  • 渔洞溪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之箭滩河。《舆地纪胜》 卷175重庆府: 鱼洞溪 “在江津县东南”。

  • 油榨镇

    即今河北滦县北二十五里油榨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9卢龙县图: 西南有油榨集。在河北省滦县东北部。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油榨,人口 3590。 因村民从事榨油业得名。19

  • 偏枪 (槍) 岭

    又作偏厢岭。即今河北滦平县南偏岭。宋王曾 《行程录》: “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盘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 路振 《乘轺录》 作偏厢岭。清高士奇 《塞北小钞》

  • 姚刘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一带。《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崇明旧城” 条记: “宋天圣三年,续涨一沙,与东沙接,民多徙居之,而姚、刘二姓为盛,因名姚刘沙。”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 置天

  • 和硕特部

    额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顾实汗率部落由今新疆迁今青海,称青海额鲁特。清雍正间,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游牧地在今青海巴颜喀拉山以东以北,海晏、贵南、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甘肃玛曲县以西地区。

  • 直隶

    明称京师所辖地区为直隶。永乐中建都顺天府 (今北京市) 后,称北京所辖地区为直隶或北直隶,简称北直。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称南京所辖地区为南直隶,简称南直。辖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