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门镇

石门镇

①即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三朝北盟会编》卷18:宋宣和五年(1123),辽萧干“出卢龙岭,攻破景州,又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于石门镇”。即此。

②即今河北卢龙县南三十里石门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西有石门。

③原属获鹿县,1925年合并石家庄与休门二镇置,即今河北石家庄市。1939年改为石门市。

④即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石门塘”条:“春秋时吴拒越,垒石为门。”故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军败倭寇于此。

⑤北宋置,属鄱阳县。即今江西波阳县北石门街镇。

⑥北宋置,属临沂县。即今山东临沭县南石门镇。

⑦北宋置,属番禺县。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北石门镇。

⑧南宋置,属桂平县。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石贵村(石门屯)。《舆地纪胜》卷110浔州:石门镇“在州西”。

⑨北周武帝时置,属汶川县。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二十里通化乡。隋初改为金川镇。

⑩在今四川平武县南。《舆地纪胜》卷152石泉军:石门镇,“《太平寰宇记》云:后周保定四年置石门镇于县地”。北宋属石泉县。

(11)唐置,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元和志》卷31戎州:“西南至石门镇三百里。”唐樊绰《蛮书》卷1:“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下临朱提江流,又下入地中数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阁路,横阔一步,斜亘三十余里,半壁架空,欹危虚险。”贞元十年(794),西川节度韦皋乃遣巡官监察御史马益开石门路。豆沙关袁滋摩崖题刻今存。

(12)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五十里汤峪。《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李茂贞率邠、岐兵进攻长安,“甲子,上徙幸石门镇”。即此。

(13)北宋置,属顺政县。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九十里。

(14)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武都县西北石门乡。


(1)古镇名。(1)在今云南省盐津县西南,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置。(2)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唐乾宁二年(895年),昭宗行次石门镇之华严寺。即此。(3)在今江西省鄱阳县北。北宋属鄱阳县,元置站赤于此。(4)即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石门,北宋属番禺县。(5)即今甘肃省武都县溪北石门。北宋属福津县。(6)北宋置,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属顺政县。(7)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南。南宋属浔州。(2)今镇名。(1)在河北省遵化市西部。面积82.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人口 4280。镇东两山对峙,中通古官道,俗称石门口,故名。宋徽宗宣和中萧干败宋兵于石门镇,即此。东接京兆蓟县界,为出入马兰关要道。1953年设乡,1958年属五星公社。1961年析置石门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玉米、小麦、高粱。有塑料、地毯、饲料等厂。邦宽公路经此,石马公路起点。(2)在河北省卢龙县西南部。面积90.3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人口 1630。因镇北六音山上石门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木井公社。1961年析置石门公社,1984年改镇。产甘薯、玉米、高粱、小麦。特产“石门核桃”。有化工、建材、陶瓷等厂及建筑、运输业。京哈铁路、205国道经此。为卢石公路终点。(3)在吉林省安图县东北部,濒布尔哈通河。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1.1万,多朝鲜族。镇人民政府驻茶条沟,人口 1400。因开山劈岭修路,形似石门,故名。有清末立“石门山”碑。1949年为石门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主产稻,并产烤烟。有良种场。为延边黄牛产地,有林场、发电厂、纺织厂。长图铁路、302国道经此。石门山发现“安图人”牙齿化石,距今2.6万多年。(4)在浙江省桐乡市中部。面积21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人口 8000。春秋时,为吴越交界处。《读史方舆纪要》:“春秋时吴拒越,垒石为门即此处也。或谓之石夷门。”因京杭运河南来于此折东而去,故有石门湾、石湾之称。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吴越王割嘉兴县西境七乡置崇德县,石门镇为县所属。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六乡置桐乡县,镇东、镇北属桐乡,称石湾镇;镇西、镇南属崇德,称石门镇。清康熙时改崇德县为石门县,石门镇改玉溪镇。民国后石门县复名崇德县,镇亦复称石门。1950年两镇合并称石门镇。1958年改公社,1959年复置镇。产稻、蚕茧、小湖羊皮、杭白菊、黄麻、晒红烟。有化纤、机械、家电、丝织、缫丝等厂。为附近商品集散地。古迹有丰子恺故居缘缘堂、石门故垒遗址、罗家谷新石器时代遗址等。(5)在浙江省江山市中部。面积72.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人口 6500。古名镇安。据《赵氏宗谱》载,明赵镗《石门乡志》云:“相传闽地数反侧不安,故设三堂以镇之,故云镇安。又以面向江郎,两石如门,故名石门。”1950年为石门镇,1958年后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6年置镇。产棉花、食用菌、茶叶、板栗。有建材、阀门、五金等厂。境内仙居寺为名胜地,寺中“怀舒阁”、“介亭”为王安石与明代毛恺读书处。集市兴旺。自唐宋以来文化昌盛。公路通市区。为明刑部尚书毛恺故里。镇东南达坪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镇东小洪岗山有西周古墓群。(6)在山东省临沭县南部。面积128.3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人口 4720。因建村于河畔,河两岸有两块巨石如门,故名。1941—1953年分属郯城县、海陵县。1953年划归临沭县。1956年临沭县撤销,划归郯城县。1958年改设石门公社。1961年复属临沭县。1984年析西部29个自然村组建石门镇。2000年前庄镇并入。有大山头水库、荞麦涧水库。产花生、甘薯、小麦、山楂、苹果、板栗。矿产有石英、红石等。有铁木业、榨油、粮食加工、食品加工、木器、印刷等厂。莒阿公路经此。境内有陈官庄古墓群、小石门、荞麦涧古遗址。(7)在重庆江津市西部。面积99.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场,人口 7850。清时设石门场,因长江流经该处,在冬春江水枯落时,两岸石壁矗立如门,故名石门。1949年后设区,一直为石门区公所驻地。1994年初,以原石门、李家、河口三乡合并建石门镇。2001年秦家镇并入。产稻、小麦、玉米、甘蔗等。有水泥、磷肥、酿酒等厂。成渝铁路经此设站,有公路至德感镇,江通轮船。古迹有石门大佛寺。(8)在四川省大英县东部。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屋坝,人口 1400。原为民主乡。1992年并入隆盛镇。2000年析出设石门镇。为粮食主产区。罗桂公路经此。(9)在云南省云龙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3.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人口 6030。因驻地入口处沘江两侧悬岩壁立似门而得名。1929年县治从雒马井(今宝丰)迁此,曾置上里镇。1951年为青云乡。1952年设新云镇。1954年改称石门镇,1958年为公社,1961年称石门城镇公社。1963年称石门镇,1970年又改公社,1974年复镇。地处澜沧江流域沘江河谷。产稻、玉米、小麦、豆类、蔬菜等。有木器、砖瓦、农机修理、印刷、粮油加工等厂。永云公路南接昆畹公路。名胜古迹有虎头山、蟠龙寺、西竺寺。(10)在陕西省岚皋县中偏西南部。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盘河口,人口760。1996年铁佛、立新、红光、小沟四乡合并设石门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茶叶、蚕茧、生漆、油桐。有公路通县城。(11)在陕西省洛南县中西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门街,人口 5780。以镇北峪口形如门状,故名。自古为通关中要道。明、清均置镇,后撤镇更名石门街。1958年设石门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设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大麻、核桃。有玻璃纤维、糠醛、造纸等厂。华洛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招宁司

    在今广东汕头市南达濠区西。旧属潮阳县,明置巡司于此。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移置达濠城中 (今达濠镇)。

  • 松林书院

    在今山东青州市益都镇驼山路南段。宋名矮松园。明设书院。前院有门厅、过厅、东西厢房,后院有大厅、东西厢房,均为清代重建。左有名宦祠,祀宋青州知州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十三人; 右有宋宰相王曾读书台遗址。

  • 大夏县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广河县西阿力麻土乡古城。西晋初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初属晋兴郡,后为大夏郡治。北魏属金城郡。北周属枹罕郡。唐贞观元年(627)废入枹罕县,五年复置,属河州。广德后没于吐蕃。

  • 图宁铁路

    从吉林图们 (今图们市) 至黑龙江宁北(今牡丹江市)。长248.7公里。为图佳铁路南段。日伪于1933—1935年修筑。

  • 炭山堡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九十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炭山堡 “城周一百二十丈,迤南隘口有五,今设把总”。集镇名。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北部、祁连山麓。金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历为兵防要地,盛产煤

  • 金岭镇

    北宋置,属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金岭回族镇。清有益都县县丞驻此。胶济铁路在此有支线 (铁山支线) 通铁山。在山东省招远市西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中村,人口1.26万

  • 泾江

    又名禁江。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九十里长江北岸。《明史·太祖本纪》: 太祖二十三年 (1363),陈友谅围南昌,太祖帅舟师赴救,“次湖口,先伏兵泾江口及南湖嘴,遏友谅归路……友谅食尽,趋南湖嘴,为南湖军所

  • 不牙迷站

    又作孛牙迷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白杨木河东。元《析津志》天下站名:“鹿鲁八十(里)撚站,七十(里)不牙迷。”明改伯颜迷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东五站屯。为元咸平府、开元路通往胡里改、奴儿干的

  • 汀流河镇

    即淀流河集。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二十五里汀流河镇。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北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采庄,人口460。1953年设汀流河镇,1958年改公社,1972年迁驻高采庄,197

  • 卢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礼乐滩。1935年命名卢滩。1947年改名礼乐滩。